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雖然她不認為自己的是“低處”,但大環境如此,現在她還沒有證明自己是“高處”的成績跟資本,所以人家另攀高枝,自然也情有可原了。
沐月藍隻笑了笑點點頭就跟葉景軒進去了。
兩人通過門衛大爺的傳達室,打了廠長的電話,那廠長聽說是紡織機的事兒,倒是來了興趣,不多時,便有一個中年男人到了傳達處,親自將兩人給迎了進去。
來人瞧著眼神挺精明,見麵就立刻自我介紹一番:“兩位好,我是凱盛紡織廠的車間主任,我姓劉,你們叫我老劉就行。”
人家謙虛,他們自然不能不禮貌,沐月藍趕緊一口一個“劉主任”,算是打了招呼,也給了人家麵子。
劉主任的確精明,在路上就不著痕跡的打聽了起來:
“兩位,聽說你們是大興紡織廠的?這紡織廠不打算做了?”
此前這大興紡織廠也算是老廠了,不至於做不下去吧。
沐月藍感受到他的打問,隻簡單說了一下情況:“我們也是新接手的紡織廠,不過我對紡織工藝不夠了解,因此便打算清空廠房設備,做其他的行業。”
紡織廠的前任廠長,那是家裏出了事情,急需用錢才把廠子給頂了出來,不過這事兒就沒必要跟別人說了。
劉主任見人家言簡意賅,明顯是不願意多談,正巧廠長辦公室到了,兩人趕緊跟在他身後走了進去。
熟悉的瘸腿兒木頭桌子,熟悉的大紅色的暖壺跟搪瓷杯,這年頭的辦公室就這麼樸實無華。
桌前坐著一個頭發稀疏的男子,見他們來了露出個笑容,起身道:“兩位是來談紡織機的事兒?先坐下吧!”
劉主任是個會來事兒的,很快就從旁邊的櫃子裏拿出兩個搪瓷杯,接了水放在兩人麵前。
一番寒暄後,直接進入正題。
“我們大興紡織廠,現在共有六十五台紡織機,有三十台是76年年初換的,這部分以800塊一台出,其餘的三十五台,目前隻用了大半年,950塊是底價。
當然了,還有一些材料,這些出的話,看方廠長您的意願。”
說來就心痛啊,這紡織廠可是花了她不少錢。也幸虧是沐燁跟葉家家底厚實,否則壓根盤不下這個廠!
方廠長聞言拿起一支鋼筆,在筆記本上描描畫畫一會兒,思村片刻才說:“這紡織機的壽命,也就五年左右,這76年的紡織機,現在也已經使用了三年,800這個價格還是有點太高了。
我們廠子雖然比大興紡織廠大,但是目前也不需要這麼多設備。當然了,若是你們能在價格上讓一讓,我這邊有認識的其他廠子,應該能吃下這批貨。”
方廠長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在價格上給他讓步,畢竟他當做“中間人”,多少要點回扣,這也是正常的。
都是在古代摸爬滾打過的,葉景軒一下子就聽明白了,見媳婦兒還在暈乎的算賬,主動說:“那方廠長的意向價格是?說出來好商量。”
“76年的,600一台,年初那批850一台,這樣的話,我全都吃下,你們也不必再找別人了。畢竟現在能一口氣吃下這麼多設備的,你們可是再找不到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