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係統初現2(1 / 1)

3.隋唐英雄傳中,,程咬金,智力:79 內政:60 力量:87 統帥:69。

介紹程咬金,原名咬金,改名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今山東東阿西南)人。唐朝開國名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驍勇善戰,善用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崗軍,擔任內軍驃騎,兵敗投順王世充。武德初年,歸降大唐,跟隨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屢立戰功,冊封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繼位,曆任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原州都督、蔣王府長史、幽州都督、左屯衛大將軍,檢校鎮軍大將軍,世襲普州刺史,改封盧國公,圖形於淩煙閣。唐太宗駕崩,護衛皇太子李治回朝繼位,遷輔國大將軍、左衛大將軍。出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阿史那賀魯,兵敗免官。起為岐州刺史,年老致仕。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歲,獲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諡號為“襄”,陪葬昭陵。

4.隋唐英雄傳中長孫無忌智力:95 內政:91 力量:60 統帥:60

介紹長孫無忌,字輔機,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太宗皇後之兄, 中國唐初宰相、 外戚。

長孫無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與唐太宗李世民為好友。 唐高祖太原起兵後,長孫無忌前往投奔。唐武德九年,策劃和組織“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即位後,任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貞觀中,曆任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司空,封趙國公。貞觀十一年,諫止功臣世襲刺史的錯誤措施。貞觀二十三年,太宗病危,授遺命輔佐朝政。永徽四年,主持審理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六年,反對立武昭儀為皇後未果。顯慶四年,武後意旨,使人誣告其謀反,流放黔州,被迫自縊而死, 享年63歲 葬於烏江江畔令旗山下(今武隆縣江口鎮烏江村)。上元元年,平反昭雪,遷葬昭陵。

長孫無忌作為唐朝的開國元勳,不居功,不自傲,盡力協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為唐朝的穩定與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長孫無忌在唐代法製建設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受詔與房玄齡頒行的《貞觀律》奠定了集我國封建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的基礎,是Z國古代律學的一大傑作。

5.隋唐英雄傳中,王世充 智力:70 內政:60 力量:80 統帥:75。

介紹王世充,字行滿,本來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王世充自小喜好經史和兵法,開皇年間,因軍功升至兵部員外郎,大業年間,至江都宮監,為隋煬帝信任,後參與平定楊玄感之亂以及河南山東一帶民變有功,聲望更高,並奠定其在河南地區的勢力。他曾帶軍到雁門勤王。公元617年,被李密戰敗,入據洛陽。煬帝被殺後,他與元文都、盧楚等擁越王楊侗為帝。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崗眾將。公元619年廢楊侗,自立稱帝,國號鄭,年號開明。公元621年,李世民擊敗王世充,鄭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獨孤修德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