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生藥坊(1 / 2)

等唐軒回到家中,二弟和小妹已經躺在炕頭上並排睡下了。

而母親還在昏暗的油燈下,給村裏李大戶家做女眷繡鞋,以補貼家用。

唐軒給母親說了二叔找的營生後,母親竟喜極而泣的哭了起來,包含了太多的辛酸。

當天晚上,那盞油燈整整一夜也沒有熄滅,母親給唐軒縫補了一夜的新衣服,不到三更天,又開始給唐軒做早飯。

早飯做好時,天色還很黑,雞鳴聲剛剛響起。唐軒穿上了母親做好的新衣服,並在母親的注視下,吃完了兩年來最好的一頓早飯。

吃完飯後唐軒便準備出發,母親要出門送一送他,但被他安撫在了家中。

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外麵已經有寒氣了,而母親身體不好容易受寒。

臨出門前,唐軒打開了兩包果子,分別從裏麵取出了兩個留給弟妹。

一身陋衣,一頂鬥笠,一個斜挎的黑布包袱,還又一把生鏽的柴刀,唐軒出了自家的小院。

淩晨的村莊中,隻有唐軒瘦弱的身影在行走,不時傳來警覺的狗叫聲。

出了村子直接向北走,翻過一個小山包之後,便是一大片丘陵山林。

在丘陵林間穿行,唐軒拿著那生鏽的柴刀,不是左右揮舞,以驅開可以劃破自己新衣服的雜亂樹枝。

從唐家村到江陵鎮,有近100裏路,三年前唐軒跟父親去過。以他現在的腳力,一天還是很難走到的。母親還特地給了他兩文錢,晚上讓他找戶人家借宿,買些吃食。

等天色亮起時,唐軒也走上了大道,路上也開始有了三三兩兩的行人。

唐軒本就瘦弱,此時頭上頂著個大鬥笠,更加顯得瘦弱,不時有人會看他幾眼。唐軒也隻得靠著路邊,低頭快行。

到了晌午時分,在一條泉水旁,就著泉水,唐軒吃了兩個窩窩頭,休息了約有半個時辰。

下午繼續趕路,等天色漸漸變暗,路上的行人也少了起來唐軒也開始考慮要不要找家農戶借宿。

但他很舍不得母親給的兩文錢,就來來回糾結過程中,唐軒錯過了兩個村子,好在唐軒來到第三個村子時,天也完全黑了下來,找了戶人家借宿,人家收了他一文錢,那戶人家看著他瘦小黝黑的臉一看就一樣是窮苦人,原是不要唐軒的錢的,最後還是唐軒硬塞給了那戶人家一文錢。

就這樣,唐軒在一間側屋啃了兩個窩窩頭,把身上的一文錢和拜帖揣進懷裏,隻把兩包果子,和最後的兩個窩窩頭放在了包袱裏。唐軒看著房屋上的梁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漸漸的睡著了

第二天一聲雞鳴,唐軒醒了過來,摸了摸自己的包袱果子還在,自己身上的拜帖和一文錢也還在。

坐起來,喝了碗水,吃完窩窩頭,唐軒就離開那戶人家繼續上路。

又半日後,唐軒終於抵達了江陵鎮。

江陵鎮是一個山環水抱的鎮子,鎮子的東、南、北三麵,各有一坐小山,鎮子正中有一條不大不小的河從東向西流過,將鎮子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南北各有一條長街。

站在那河南街的東頭,唐軒想了想“回生藥坊”這幾個字的模樣,便心情舒暢的走進了商鋪林立的江陵鎮。

荊州府是吳國最東南部的一個州府,這江陵鎮又是荊州最東部的一個大鎮,是方圓百餘裏最大的貨物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