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炎熱起來,這幾個月,成玉和高興的身邊隻起了一個波瀾。
王國梁退學了,因為考上大學的張妍同他分手,他深受打擊,完全學不進去。
“反正我考大學也是為了她,現在都分手了,我還考什麼考呢?不如趁早看能不能找個廠子,還來得實在些。”
高興和成玉勸也勸了,最終還是毫無辦法,隻能等他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在這場戰爭中,咬牙堅持的大有人在。
這件事情倒是給了他們一些觸動,他們倆約定:將來無論是哪一方掉隊了,都不能自暴自棄,另一方也要不離不棄。雙方在思想上保持同步的節奏,在行動上才能走得長遠。
幾次月考的成績,高興和成玉的成績都比較穩定,這不得不說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高父高母都說,隻要他們能保持狀態穩定發揮,這次一定沒問題。不管二老是出於鼓勵還是講的客觀事實,都給了兩人足夠的信心。
兩人每天早上起來互相打氣“保持穩定發揮,力爭超常發揮!”口號喊得那叫一個響亮,仿佛魔怔了一般。
又到了考前一周放鬆的時刻,成玉和高興卻明顯不如去年放鬆,他們仍舊保持了平時學習的節奏,隻是學習的地方換到了家裏。
教室裏實在又悶又熱,“呼呼呼”的風扇不僅不能給人帶來一絲涼意,反而讓人心浮氣躁,也增加了中暑的可能。
自從班上有個女生暈倒後,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紛紛相勸: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哎呀真的要熱死啦!快來吃點西瓜!”
高父高母也不再加班,每天下午按時回來,一是提醒兒子兒媳放鬆放鬆,隔天帶個西瓜回來解暑,二是看看有沒有什麼知識再幫他們點撥點撥的。
成玉從公婆身上也明顯感到與去年的不同。
去年大家似乎都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摸著石頭過河,今年卻大有背水一戰的氣勢。
吃著西瓜,高父想了想還是問道:“成玉,高興,你們緊張嗎?”
兩人對視一眼,坦白地點了點頭。
“是好事,適度地緊張是好事,明白嗎?要接納自己的緊張情緒,我就怕你們絲毫不緊張。”
高父是教政治的,成玉經常感覺他說話都有點“思辨”的意味。
“你們教文科的,總喜歡繞著說。不管緊張不緊張,情緒都是無用的,想那麼,還不如再多看幾個題,上了考場全力以赴就行了。”教數學的高母擔心丈夫擾亂小兩口的軍心,想“調和”一下。
成玉笑了:“爸媽你們真逗,放心吧!我們真比去年有底氣多了。”
“看到沒,果然還是我們太操心了”,高父笑嗬嗬地對高母說,“你想想去年,他們是不是經常說,這次考不上沒關係,大不了明年再來。今年呢?我是沒聽到一句這樣泄氣的話。”
看來老兩口沒少在背地裏研究他們,成玉很是感激。
“也就是有你,我才能享受一下這種待遇。要是我一個人,他們估計就隨我撲騰了。”高興在一旁討好賣乖似的對成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