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不會那麼不人道真讓我們餓著的。”謝俊軍安慰傲睿。
“你們會釣魚嗎?”於師詩問了句。
果裏安木村東邊有一條河,他們上午在村裏找不到任何的工作換取食物和零錢,也可以自力更生。
劉思琪、方綿綿搖頭,她們兩個不會釣魚。
幾位男士則都釣過魚。
“但咱們沒有釣魚工具吧。”梁勇平日沒通告的時候,也會找地方釣魚,還蠻喜歡釣魚的。
家裏釣魚的設備很全乎。
於師詩帶人轉頭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哇,於總,你住的地方有這麼大呀,好大的院子,這能住不少人吧。”梁勇羨慕,於師詩的好運氣。
“這房子看起來應該有一兩百年吧,很有曆史感,全木打造,這是一個大戶人家。”謝俊軍從房子的布局推斷。
於師詩直接推開存放工具的工具屋對幾人道:“你們進來,這邊找找看能有什麼用的沒。”
工具屋存放的都是一些農具,十分有年代感。
彈幕:
【這裏的東西還真多,好多都是我記憶裏的存在呢】
【那邊的那個梁蓋,我們家以前也有一個,那邊那個是曬糧食……】
【好多扁擔,那邊是砍柴刀吧。】
【犁頭】
【木質的水桶】
【還有收割稻穀的時候用的那些工具,都是我小時候見過的,想不到今天還能再見】
【真兒時記憶,那石磨看起來還能用吧。】
【好多老古董呀。】
於師詩找出了一個撮箕,一個水桶,一根竹釣竿。
竹魚竿,上麵還有很多的灰塵,一看就是閑置很多年的,是於師詩從工具屋的牆壁上拿下來的。
“這是釣竿?我見過我爺爺用過。”謝俊軍小時候也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
他們也是從農村走出去的,爺爺是個地道的農民。
雖然沒跟爺爺相處太多年,但謝家三代人都很喜歡釣魚,這都是謝俊軍爺爺影響的。
“這釣魚竿真的是兒時的記憶呀,我記得那個時候,我爺爺就拿著這樣一根隨處可見的竹子釣竿,釣了好多好多的魚。”謝俊軍看著那裹著一層厚厚的灰塵的釣竿感慨。
“行,工具差不多了,那咱們就出發吧。”於師詩看著已經被清理幹淨的撮箕,和釣竿道。
他們想要釣魚,還得弄一些釣魚用的線和魚鉤。
於師詩之前打聽了一下,村子東邊的這條河的魚還是有很多的。
他們這裏幾乎沒有外人來,就是村子裏的人等空閑了才會去釣魚。
“陳大姐在家嗎?”於師詩帶著六個嘉賓東拐到了一戶人家屋前朝著開著的院門喊。
“喲,於妹子啊,我就說是誰在用普通話喊我。你們這是要去?”陳大姐係著圍裙從自家廚房出來,看到站在外麵路上的於師詩七人。
“我們打算去河邊釣魚看看,能不能弄到今天的午餐。”於師詩靦腆一笑道:“這不,工具不是很多,所以想要問您家借一點釣魚用的絲繩和魚鉤。”
“你們先進來,別在外麵站著。等會兒哈,我給你拿。”陳大姐之前在河邊聽於師詩講了,節目組要讓他們在這村子裏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