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生(上)(1 / 2)

我原本以為這麼多年過去了,在經曆了那麼多的人和事以後,對你的記憶早已經變得模糊。

但是這次回來和你交談以後,過去的那些日日夜夜仿佛都在一瞬間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就好像電影裏的畫麵一樣又一幀一幀的展現在我的麵前,是那樣的真實,讓人動容。

我這才突然發現,原來有關於你的每一個細節,記憶都是那麼的深刻。

原來它們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就仿佛是一顆種子,一旦在某一天遇到了春風雨露,就會破土而出!

一切仿佛還在昨天,實際卻已經過去了好多年……

在開始講述我們的故事之前,先介紹一下我自己吧!

我的家鄉——臥龍棧,地處川南,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最初,它隻是一個供馬匹休息的驛站。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它恰好位於兩座城的正中間,在古代經商或者趕路的人到了這兒剛好趕上飯點,由此帶來了一線商機,最終發展成了一個小鎮。

就如同所有景區的景點宣傳廣告一樣,每一個但凡有點曆史的小鎮,都不約而同地會有一條長長的老街,鋪滿了青色的條石。然後沿街都是成片古舊的土木建築。

臥龍棧,也同樣沒能免俗。

不過在此處,這句話卻是褒義的。

因為我就出生在這裏,我愛它,愛這裏的一切。

在我“抽條”以前,我曾經是一個胖得連走路都邁不開腿兒的小孩兒。

那時候具體是幾歲,已經無從求證,我隻記得那時候我連走路都還學得不太利索。

因為長得胖嘟嘟的,表哥們因此戲謔地給我取了一個特別難聽的外號——肥坨。

光聽這名兒,你就能聯想到我的模樣兒了。

因為這個胖,我打小沒少吃虧。就拿最平常的吃飯來說吧,我連上桌都費勁。八十年代那會兒,普遍流行的是老式的四方木桌,長條板凳。

我個子剛比高板凳高一截兒,上桌全靠爬。經常是我這邊費勁巴力地剛爬上去,還沒等吃上幾口飯,大表哥已經吃完第一碗了!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何況我的三姨,生了兩個兒子。

表哥們正是十幾歲猛長身體的時候,能吃能鬧。

大表哥去添飯的時候,經常腳還沒踏進灶房門就開始大嚷:“呀!肥坨!飯快沒有啦!”

啊?什麼?!飯快沒了?!

我這還剛開始吃呢!

我急得心裏一哆嗦,驚慌中手忙腳亂地扶著桌角爬下去,想趕緊再往碗裏盛點飯。

可往往等我前腳剛踏進了灶房,耳邊就又傳來二表哥戲謔的聲音:“哎呀,菜又要吃完啦!”

我急得不行,趕緊又邁著小短腿出來。

三姨是既著急又想笑,責備兩個作怪的兒子:“叫你們別逗她!”

一邊忙不迭地溫柔安慰我:“哪兒嘛,還有這麼多菜呢!蘭蘭兒,你別信他們的話,你哥哥他們是故意逗你的!”

等我將信將疑地爬上桌看仔細了,這才放下心來。

兩個表哥則因為他們的惡作劇又得逞了,不斷地發出一陣陣得意忘形的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