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我們兩個小孩兒難過了好久。可是胳膊怎麼擰得過大腿。我們能改變什麼呢,除了接受沒有別的辦法。
再有艾琳的消息已經是幾年後我讀小學時候的事情了。那一天,我們全家去外婆家走親戚。媽媽指著公路邊的一處樓房說,這就是艾琳的家。媽媽說見我還一直惦記著她,總是時不時的提起,所以特意去打聽了一下。
我外婆也姓艾,在多少都會沾親帶故的鄉下,打聽這點消息倒還不是特別費勁。我當時心裏既緊張又興奮。幸運降臨得太快,都讓人來不及反應。我滿心歡喜地使勁往那兩扇開著的大門裏張望。
這麼幾年過去了,艾琳還會記得自己嗎?我不敢確定。因為那時候大家的年紀都太小了,一則記憶有限,二來也容易被新的朋友吸引。這還談不上喜新厭舊,這隻是人之常情而已。我忐忑不安地站在路邊上,隻一個勁地往裏瞧。
爸爸是不理會這些的,他已經和弟弟走到前邊去了。媽媽還在等著我,我鼓起勇氣,使勁衝裏麵喊了兩聲“艾琳,艾琳!”
沒有人。
那兩扇開著的大門裏沒有出現我想看到的人,連其他人都沒有。
媽媽催促著我說該走了,說要不回來時再看看。我悶悶不樂地跟上去,走了幾步又忍不住回頭看,還是沒有人。
等下午從外婆家回來的時候,那兩扇門還開著,但是依然沒有人。我沒有再出聲,因為心裏是膽怯的。
我設想過艾琳出來以後兩個小孩子歡欣雀躍的場景。但是,我的設想終歸是設想,它沒能變為現實。
最奇怪的是,從那以後每次路過她家,那兩扇門或開或閉,卻從來沒有看見過有人出來。漸漸地,我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了。
經過這件事,我得出一個結論:自己是一個很膽小的人。一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她,哪怕已經記不清她的樣子。
可是我再也不會去找她了。我們的感情,再也回不去了。
再相見說什麼呢,我們都已經長大了,她現在一定有了很多新的朋友,不可能再記得幼兒園小小的我了。
生疏和尷尬終將把我們淹沒,從此,淪為路人。
從那以後,每一次路過艾琳家,看看她家的房子成了我唯一的救贖。
你是一個長情的人,我在心裏篤定地告訴自己。
在村小上了一年小班以後,爸媽決定讓我轉到中心校去讀大班。因為他們想讓我以後在那裏讀小學。中心校還設有初中部,教學資源更好。離家也更近,走路隻需要十分鍾。
現在,我又大了一歲,他們也放心讓我一個人去學校了。
爸爸上學的時候,讀到初中就跟不上了。而媽媽則因為家裏孩子眾多而上不起學。因為那時候外婆家實在是太窮了,這麼多張嘴等著養活。
四舅舅在放學回來的小路上餓暈了,掉進池塘裏,幸虧被路過的好心人看到救了起來。好心人將他送到公社的食堂,灌了一碗米湯,這才活下來了。
而兩個最小的姨媽甚至得靠著我媽媽還有二姨她們打掩護,天天幫她們割牛草,偷跑到學校裏聽課。
現實生活的艱辛讓爸媽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把希望都放在了我和弟弟的身上,不希望像他們一樣,一輩子在農村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