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慕強的。
隻有當你有能力服眾時,別人才會心甘情願依附於你的羽翼之下。很顯然,在小學生的世界裏,打遊戲厲害就是一種技能,而且算很重要的技能。
孫唯大學畢業以後的工作經曆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我已經忘了他大學是怎麼從別人那打聽到我的聯係方式的。
我是個很幹脆利落的人。說起來,那會兒自從我單方麵給他判了死刑以後就很少有交集了。
當然,他可能也從來沒有意識到過。
我想,他應該很少有想和我說話的時候吧。後來隨著我們又換過座位,幾乎就已經斷了所有可能交流的機會。
人就是這樣,你覺得有緣的時候分分鍾都是機會。
當你們無緣了,即使麵對麵也無話可說。
所以當他聯係我的時候,我還是有一點小驚訝的。
因為我不認為我們有什麼可聊的。
我是一個跟熟人滔滔不絕,跟不熟的人無話可說的怪人。我害怕與人打交道,每次遇上都在糾結要不要先打招呼,男同學尤甚。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我這種叫社恐。
那時我們在網上遇見了,他偶爾會跟我聊天。我一開始是抱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你說我就聽著,大家好歹也是九年同學。
對,你沒有看錯,後來初中我們仍然在一個班。
他說起他曾經高中到大學的追愛史,再後來是工作以後交往的高中女朋友,甚至沒有追成功的對象。總之,人隨時間在不停往前走,感情經曆也是。
現在想想,他是一點也沒有浪費時間啊。不說無縫銜接吧,至少沒閑著。
我想這才是一個正常人的感情吧,新的永遠會取代舊的,沒有人會停在原地。
漸漸地,話題變成了他的IT工作,他的原生家庭。他說他和高中同學成了,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兼職開工作室,賺錢了。後來分手了,攝影工作室關閉。
他又辭了工作,和舅舅家的表哥一起做服裝生意;再一次覺得前景渺茫又退了出來重新找IT工作。
後來,他感慨可能這輩子沒有創業的命吧,表哥發達了,已經在東莞買了房。
後來有一次,他說艾琳都結婚了,你為什麼還不結婚。我不置可否,轉念又一想,莫非他小學喜歡艾琳?不應該啊,都是本家。不過好像也不影響,因為不是近親。
但是我沒細問,就當是給自己留點念想吧。
他那會兒已經升主管了,也算年輕有為吧,畢竟才畢業沒幾年。
他也挺享受自己能服眾這種感覺,包括後來決定回成都相親結婚了,把深圳的小房子賣掉,回來在公司裏麵做管理。
他說他這麼年輕,能管理很多比他年齡大的人,還是挺自豪的。
扯遠了,你看,我就是這樣,思維總是很跳躍,一下子就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你要習慣,不過後麵我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再來說說我的另一個小夥伴劉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