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吸附(1 / 1)

第六十一章

回來後,鄉上接到一個要求十分急的任務。時間隻有三天,要上報五排水水庫修建時的搬遷戶和後期的影響戶。本是陳維分管的工作,但葉藍十分重視,要求四名分管領導都帶人下去調查。鳳陽鄉涉及的按上級文件隻有兩個村,一個是五排水村一個是雞公嶺村。陳維和黃斌負責五排水村,王昌林和宋陽春負責負責雞公嶺村。以為並不難的一項工作,在摸時卻遇到了麻煩。五排水水庫修建時間是1958年,但能記起那時誰是因為修水庫時搬遷的,誰是在修建前搬遷的,卻找不到一個人。村上年齡較大的五人中,隻有三人還能進行談話。其他兩人一個根本聽不見,一個已經老年癡呆。其他的年齡較小,更是記不起來。這三人均記不起修水庫時都誰搬遷了,但能記得原來下麵有兩個院子,每一個院子有那些人家,這戶旁邊是誰,那戶旁邊又是誰。黃斌他們一一進行了登記,但具體問這些戶是什麼時候搬遷的卻都不知道。

陳維和黃斌商議決定就把兩個院子的人全報搬遷戶,而影響戶則更簡單,因為修建水庫後整個五排水村重新進行了土地調整,所以就都是影響戶了。搬遷戶和影響戶的政策當然不同,搬遷戶每年有到戶的固定補助,影響戶隻能享受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上報的同時要求還要進行公示,但公示僅一天,肖家店村幾十人跑到了鄉政府,說是在土地調整時,他們也調了土地給五排水村。進一步調查後才知道,那時因為修建五排水,全鄉有六個村的土地進行了調整。其他六個村雖沒調地出來,但也增加了農業稅,這個六村則減少了農業稅。也就是相當於全鄉都受到了影響。當鄉上把這個情況反映到縣庫區移民辦時,工作人員表示,隻有與水庫相鄰的村才能享受。暫時雖給了解釋,但肖家店村的卻表示不服,後麵一直因為這事到鄉上鬧。

這件事已經不是目前鄉上的重點工作,因為更重要的事已經來了。那就是因為京都有重大活動,要求所有鄉鎮要把上訪人員吸附在當地。這吸附兩字用的太好了,不知道是那個發明的。經過黨委專題會研究,目前全鄉的特別重點的上訪人共有四人,分別是龍英華、齊闖、黃友明、秦素珍。經班子反複研究判定龍英華雖是跑京都最多,上訪時間最長,在全鄉最有名,甚至全縣都有不小名氣。但目前穩控的難度不是最高。黃友明和秦素珍則隻需要駐村幹部和村幹部進行盯防就行了。最難的則是齊闖,因為他已經明確表示會在京都活動期間去上訪。根據黨委研究,決定派三個分管領導領三隊人員,輪班盯守齊闖。而宋陽春一個人帶隊負責龍英華,因龍英華的聯係人是宋陽春。整個活動時間是7天,這段時間除了辦公室留了兩人外,全部都編入了維穩隊伍中。齊闖並不住在老家,而是住在城裏。頭兩天還好,大家輪流盯防,白天寸步不離,晚上則就睡在他家門口。第三天卻下起了小雨,同時班子成員也被叫回去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就是通報了一件事,另一鄉鎮,有一個上訪人員已經跑到京都。但鄉鎮還不知道,還在上報全都在盯防控製中。縣上領導給主要領導打電話問這個人在哪裏,主要領導說還在家裏。其實縣領導已經知道這個人現在已經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