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矛盾
這段時間黃斌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來了也是匆匆處理下文件就會到村上去。但這天黃斌剛在辦公室處理了幾份文件,趙勇就走了進來。趙勇是養牛場的老板之一,他的另一個合夥人是他同村的,都是楊家鎮的人。牛場是前兩年建的,在大屋村,那時的政策更好,采取的是一事一議,政府還沒有出台優惠政策。黃斌近期去的少,但原來經常帶人去參觀。養殖場養殖的方式和散養的完全不同,牛被固定在一個很窄的空間,隻能吃了睡睡了吃,連轉身也做不到。牛從小長大到被宰殺,走過的路可能不超過100米。趙勇坐下道:“黃部長,我想把牛場打出去了”。黃斌:“為什麼?不是聽說效益還不錯嗎?”趙勇:“效益是還可以,但我覺得太累了”。黃斌:“掙錢哪有不累的,多請個工人嘛,別一個人把錢掙完”。趙勇:“我說的不是身體累,是心累”。黃斌:“養殖出問題了,還是不好銷售?”趙勇:“都不是,是湯其兵老懷疑我做了假賬。他自己人不來,我一天天累的要死,還被懷疑,心裏堵的慌。偶爾來下就指一堆問題,說我這沒做好,那沒到位”。黃斌怕最這種合作中相互扯皮的,一開始往往是從抱怨起,最後到吵架甚至打架。黃斌除了勸說其實也別無他法,但勸說不過是隔靴搔癢根本沒用。最後牛場還是打了出去,但另一個來接的確根本不會養,最後牛場又轉給了一個收廢品的,當然那是幾年後的事了。
今天黃斌出門可能沒看黃曆,當然從來也沒出門看黃曆的習慣。趙勇走後不久,一下又來了七個人。全是浙江來種西瓜的業主。現在黃斌他們已經不太喜歡招種西瓜的業主,因為他們隻會種植三年就會換地方。但有時找不到業主總比空著強。其實瓜類都一樣,種植後會留下根瘤菌,第一、二年沒事,第三年就會些小問題。三年後再種植就會出現開始葉片發黃,後來直接死亡。是成片成片死亡,且無藥可救。所以這些人種上三年就會換地方,但他們走了黃斌他們又得找業主。這七人進來後,有的隻能站著,因為坐的位置不夠。其中一個年齡稍大的人開口道:“黃部長,你得給我們做主,宋光玉他們欺負我們”。他說的宋光玉他們指的是另兩個和他們合作的本地人。黃斌:“怎麼回事?頭年不是聽說合作挺好的嗎”。那人道:“他們和工人聯合起來,我們現在連工人都請不到了”。然後幾人開始了控訴,說得好幾人都哭了起來。看著幾個大男人如此傷心,黃斌也十分憤怒,就道:“你們先去對麵會議室,我把他們叫來說說,如果說的好,再叫你們過,說不好他們走了你們再過來”。當宋光玉兩人進來後,黃斌直接道:“你們這樣不好吧,你們還得依靠別的人技術掙錢,現在就這樣欺負別人外地人”。宋光玉道:“我們哪裏欺負他們了嘛,是他們自己太死板,對工人要求太高,工人自己不願意來”。黃斌被說得不知道誰說的對了,想把那些人叫過來問,又怕在這裏吵起來。就幹脆自己叫兩人在這裏等著,自己去了會議室。那老人道:“工人不按要求做,總是特別隨意,我們說了他們,他們就不高興,說我們事多。宋光玉他們卻站在工人一邊,我們情意多開一點工資,不願意找這樣不負責的工人。但宋他們堅持不能漲工資,說擾亂行情”。黃斌算是聽明白怎麼回事了,又回到辦公室。一進來,宋光玉又道:“這些人機械得很,說在五葉斷尖,就非得在五順斷尖,問他為什麼,他又說不上來,其實五葉六葉斷有什麼關係嘛”。黃斌來回跑了幾次算是搞清楚了事情的緣由。核心是浙江的要嚴格按技術要求去做,而這邊和工人則不當回事,很隨意。黃斌是支持浙江業主的做法。但看來勸說效果可能也不大,就問宋光玉道:“你們準備怎麼辦?”宋光玉道:“他們要走就走,我們自己種”。黃斌:“你們學會技術了”。宋光玉:“有什麼難的,和種別的差不多”。兩人走後,黃斌把那幾人叫了過來,讓他們先把今年堅持過去,明年重新給他們找地方。幾人高興離開。但後來宋光玉他們自己種才知道,自己隻是學了點皮毛,和種別的差別是不大,但就是那點點差別,原來掙錢,現在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