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方法(1 / 1)

第四十四章方法

塗義國走的悄無聲息,沒有召開什麼座談會,也沒有歡送會。但政府的工作不會因為缺了書記就停止,其實缺了任何一個人他都會照樣運行。

這天縣人大的一群人要來調研信訪維穩工作,主持工作的徐鳳林讓黃斌去接待。是一個人大副主任帶隊,來的人都是曾經當過書記、局長的,對信訪維穩工作其實比黃斌更有發言權。那位副主任首先肯定了鳳陽鄉近幾年的信訪維穩工作,信訪量明顯下降。黃斌彙報了全鄉的信訪情況,主要方法。其實隱患依然很大,信訪量減少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工程類的項目減少了,一個地方啥也不幹,涉及的群眾利益衝突就少,信訪的少,但這沒有什麼可炫耀的。二是塗義國采用主要是感化。上訪人員也是有情感的人,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問題,但可以和他們多溝通交流,可以讓他們更明白政策。二是從多種渠道對其家庭生活進行關心,黃斌列舉很多真實的例子,塗義國親自找人幫一戶學生轉學。黃斌幫一戶發展養兔,讓一個老上訪戶幫業主打工等。這些方法雖不能讓其完全息訪,但可以大大減少其信訪量。到會人員頻頻點頭表示認可。副主任又問道:“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黃斌:“說了可能沒有什麼作用,但我還是想說”。副主任:“我們下來的目的就是找到更好的方法”。黃斌:“我認為信訪量不應該作為考核鄉鎮的依據,因為他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相反,這種考核機製的高壓之下,迫使鄉鎮采用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手段,比如特殊時期的盯防,其實是一種限製別人人身自由的違法行為,這種違法行為又會成為新的上訪理由。另外去省京接人也浪費大量人才財力,用錢擺平的更是不可取,沒有不透風的牆,隻會讓更多人效仿,讓鄉鎮進入惡性循環”。副主任:“你說的確實是實情,但還是沒有說建議”。黃斌:“我認群眾反映問題到哪級就應該哪一級進行調查處理,而不是一路轉發,最後又回到鄉鎮。當然上級不可能為了調查設置那麼多人,但可以抽調其他地方的人去調查處理,不光應該調查反映的問題本身,還應該調查鄉村是否履行了相應的職責。對反映的問題認為應該辦的,就應該責成相關單位限時辦理,並反饋辦理情況,對認為是無理由的就直接回複。同時對應該履職卻沒有履行職責的人員作出相應的處理”。黃斌話剛一結束,一個老局長,又曾多地任書記的老同誌直接發言道:“這方法好,既解決了問題,又暢通了渠道,還減輕了各鄉鎮的壓力”。副主任:“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反映問題到縣上信訪局,信訪局就派別的鄉鎮的人員代表縣級去調查處理,既調查處理反映的問題,也調查處理鄉村幹部是否履職,同時處理反映的事,也處理沒有履行職責的人”。黃斌:“對,如果反映到市、省也應該一樣。但應該有一個限製,同一個問題有三級進行了調查處理就應該終止,不能沒完沒了,各級不應該再受理”。副主任:“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很好,不管能不能推行,我們一定向上反饋你的建議”。這個建議最後還是隻是一個建議,對各級來說去調查處理遠沒有一個轉發方便。有方便的處理方式何必自找麻煩,至於鄉鎮的困難,隻能深表理解和同情。理解你的難,但屬地責任難也是你的責任,同情是誰讓你呆在鄉鎮,鄉鎮就是那樣,都是那麼過來的。熬到部門了就有了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