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標號
黃斌見人員停止了扔東西,也走了上去,不可能讓張軍一個人去麵對。兩人默契地各走向衝突的一方,黃斌走去的是群眾這一邊,黃斌一走過去,群眾七嘴八舌吵起來。黃斌聽了一會,雖然聲音嘈雜,但還是聽明白了,就是說水泥放水了。黃斌看這些人情緒激動,一時半會停不下來。對著在外圍觀看的齊闖招了招手,齊闖過來趕忙解釋道:“我們勸了的,他們不聽”。他生怕黃斌責怪他,其實黃斌理解。作為村幹部,無論什麼衝突不要站在群眾的對立麵。至少表麵不能,否則後麵工作不好開展,也不利於矛盾的解決。黃斌對齊闖道:“你去問問大家,既然大家發現水泥放少了,那誰知道攪拌器攪拌一次該放多少水泥多少沙?施工方應該放多少?現在放的多少?”。黃斌把聲音提的很高,其實是說給群眾聽的。嘈雜的聲音漸漸小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隻是聽說少了,便跑了過來。黃斌把監理叫了過來道:“你給大家說說”。監理當然知道,對著群眾大聲進行了回答,並說施工方是嚴格按要求配比的。黃斌趁著監理說話的時候問了村幹部幾人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監理說完後,黃斌對大家道:“大家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要先把事情搞清楚,也要相信你們自己選的監督人員。水泥並不放的越多越好,水泥太多會變得更脆,氣溫變化就會出現裂縫,隻有嚴格按照標準配比才是最好的”。人群雖沒有馬上散開,但情緒明顯發生了變化不再象剛才那麼激動。黃斌又去施工方那邊大罵了一通,這些人要通過黃斌簽字拔錢,怎麼罵也不說話。當然黃斌並非亂罵,而是罵他們不應該和群眾直接衝突,應該報告鄉上或派出所。一場衝突很快平息,回去的路上黃斌對張軍道:“你剛才真是帥呆了”。張軍:“其突我也心虛,但這種情況必須先鎮住他們的氣勢”。黃斌問道:“你剛才為什麼不拔槍,你朝天開兩槍不一下就鎮住了”。張軍:“你以為槍隨便就可以帶啊,申請過程麻煩的很,等申請下來估計早打完了”。黃斌原來還真以為警察隨時配有槍在身上,後來才知道,隻有執行特別任務才能配帶,還需要層層簽字批準。所以警察其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這樣的矛盾並非個例,其他的大多沒有這麼激烈。有的也確實是施工方偷工減料,商人追求的就是最大利益,但天天在幾百雙眼皮子底下施工,這麼幹的都隻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強大的監督確實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好方法。但後來因為裂縫、漏水來找黃斌,甚至上訪的很多,有的甚至幾年後都要找。其實裂縫是十分正常的,隻要攪拌不均,塗抹不均,氣溫變化等因素都可能發生。隻要政府的工程,他們會一直找你解決,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八年,你得負責底倒。所以這種統建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他自己建,哪怕今天建好明天塌了他們也不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