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節硬化
一次迎接市上領導的檢查活動終於讓兩位主要領導的矛盾升級。其實絕大多數單位都存在這樣的矛盾,一個老鄉鎮長如果遇到一個新提拔的書記這種矛盾會早些。一個老書記和一個新提拔的鄉鎮搭班子則開始會好很多,但時間久了也會開始爭奪權力。所以矛盾衝突其實無處不在,表麵是工作中意見的不同,其實背後是權力與利益的爭奪。
這次因為硬化一戶農戶的院壩,讓兩人直接在黨委會上吵了起來。這種一般還是很少的,一般不會直接衝突,都是私下用行動或言語讓對方難堪。因為市上主要領導要來,縣上非常重視,提前帶著張海濤和朱小龍沿著迎檢線路查看,沿途指出了很多問題,大多比較簡單,比較打掃沿途衛生,清理沿途農戶房前的堆駡物,清理視野所及的小廣告等。這些花錢都不多,也是迎檢常做的工作。但當縣領導看到兩戶農戶的院壩長滿雜草,還有堆了很多樹枝柴草時,停了下來。張海濤說我們馬上把雜草和柴草清理幹淨,但縣上領導卻說,直接硬化了,這條線路經常迎檢,每次除草也麻煩。張海濤當場安排吳雪飛落實,要求四天必須完成,否則一分錢沒有。吳雪飛實行三班倒,四天真完成了。簽合同時朱小龍卻不簽,說不符合程序,價格也太高。吳雪飛又找到張海濤,張海濤很生氣,現在說不符合程序,價格高,當時你怎麼不說。張海濤直接通知召開黨委會,會上張海濤介紹完情況後直接問朱小龍道:“你認為這合同該不該簽”,朱小龍:“不該簽,程序不符合規定,價格也太高”。張海濤冷著臉又問道:“你確定不簽?”。朱小龍:“確實不簽,誰敢誰簽”。張海濤:“好,以後所有發票合同都不用你簽,由分管領導根據黨委會決定簽”。大家都沉默不語,雖沒有一個一個表態,但他的話已經記錄好,成了決議。這條執行不久,在下次的黨委會上又宣布重新執行鄉長一支筆審簽的程序。是朱小龍的主動低頭的結果,目前來說,鄉長還是沒有實力與書記爭權的。從根本上來說,鄉鎮長還是副職。在以後的工作中,朱雖依然很少處理具體工作,但反著幹的時候少了,挑毛病的時候也少了。反倒成了全鄉最清閑的人,上有書記,下有分管領導。鄉鎮單位人不多,層級卻不少,缺了任何人都不會太影響工作。不怕你啥也不幹,就怕你反著幹。
房屋建設進度不一,快的一個多月建的差不多了,但慢的才剛剛打好基礎。當然各個地方的施工難度不同。有的在堅硬的沙石上,有的建在山坡推平後的深溝裏。肖家店村一個點,施工方打了8米深的基樁還沒有打到堅硬處。黃斌接到老板打來的報告後,請示了張海濤,張海濤沒有直接問答,而是黃斌的意見。黃斌道:“隻有打板帶,另換地方不可能,再打也夠不著,但得補錢”。張海濤笑著點頭道:“你這點很好,不像有的領導遇到問題直接報告了就完事,你會拿出自己的建議”。黃斌:“這是書記原來這樣要求的”。張海濤:“帶人去核實算增加的工程量,核算好了上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