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回(下)無畏將軍舌戰群頑(2 / 2)

郭子儀聽後用右手捋了捋頷下長須,笑了笑說:“人們說嚴莊將軍是安大夫的得力助手,怎麼會說出這樣漏洞百出的話語來呢?不錯,安大夫東征西討三十多年,但是朝廷並沒有虧待他呀,皇上給他的恩典可以說是朝廷內文武百官無人能比。開元二十四年,安祿山恃勇輕進,為敵所敗,被押返朝廷問斬。可是,皇上憐才免其一死,這可謂是大恩了吧?從此,安祿山便青雲直上,隻用了四年時間便升為了平盧節度使,以後又又統領三鎮兵權,掌握天下重兵。又才過五年,皇上又賜爵東平郡王。這是我朝開國以來沒有哪一個元戎獲得過的,從此高的爵位。請問這還不公平嗎?”

嚴莊被郭子儀講得啞口無言,隻好走回隊列。

突然“呼”地從右邊又走出一個將軍。他年紀四十多歲,矮矮胖胖的,黃頭發,紅臉膛,蒜頭鼻,眯眼睛,厚嘴唇,絡腮胡子,全身披掛。他就是安祿山的拜把兄弟、現任河東節度副使何千年。

何千年指著郭子儀說:“郭子儀,朝廷是沒有虧待我們安大夫,但是楊國忠這一夥卻在千方百計陷害安大夫。他經常在皇上麵前說安大夫有‘不臣之心’。去年春節過後,楊國忠又叫皇上馬上將剛從長安回來的安大夫,召回長安,否則按造反論處。以後又三番四次派中使前來察看,是否有謀反之意。這分明是在將安大夫往懸崖上趕。可是,你們作了什麼?有人幫安大夫講話嗎?”

郭子儀聽後哈哈大笑說:“何千年真是天真幼稚。是否有人要陷害安大夫,在下不敢妄言。但是,有人在皇上麵前講安大夫有‘不臣之心’這是事實。雖然無人幫安大夫講話,但是皇上一直在替安大夫辯護。如,楊右相要求試召安大夫返長安後,皇上賞賜了萬兩黃金給安大夫,還恩準提拔了安大夫手下五百名將軍,兩千多名中郎將。如在下不記錯的話,何將軍也在提拔之列。在安大夫離開長安時,皇上親自脫下禦衣賞賜給安大夫,並警告文武百官有再說安大夫有‘不臣之心’者,馬上押送範陽交安大夫處置。請問何將軍,滿朝文武有誰能享受如此殊榮?至於說是否有人要陷害安大夫,俗話說,平生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何將軍你說對嗎?”

何千年被問得搖搖頭,無以對答。

“我安某還有話要說。”突然屋裏好樣響起一聲霹靂一樣,人們定睛一看,從右邊隊列走出一個身高八尺的將軍,他年紀五十出頭,方臉獅鼻,濃眉大眼,大耳虯須,拱背似蝦。

這個人郭子儀很熟悉,他就是郭子儀的頂頭上司安思順的胞弟,安祿山繼父的兒子安守忠。

安守忠說:“郭將軍,我們很久不見麵了。三十年前我們一起去參加武科考試,你高中狀元,而我們安大夫卻落了榜。可是現在呢,我們安三哥當上三鎮節度使、東平郡王,而你隻不過是我大哥手下的一個軍使。郭將軍你不感到失落嗎?”

郭子儀又是一陣大笑,說:“安守忠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郭子儀根本沒有失落感。我郭子儀戎馬倥傯三十多年,為國戌邊,也立下尺寸之功,可是皇上給郭某的恩典已經夠多的了,我就是肝膽塗地,鞠躬盡瘁也不能報答萬一。我又有什麼失落感呢?如果國家太平,我郭子儀再過十幾年便告老還鄉,退隱山林;如果國家有難,我郭子儀第一個站出來,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給叛國者以毀滅性的打擊。”

郭子儀說罷舉起右掌,運力往下一劈,那把酸枝木做成的圓凳子便“嘩”地變成了碎片。

場上的人都驚呆了。

安祿山嚇得麵色蒼白,他苦笑著說:“郭將軍真是好神力!諸位同仁,大家便不要再為難兩位欽差大人了。馮欽差,你回去稟報聖上,說那三千駿馬不送就算了,但是到了十月冬天時,本大夫一定到長安!左右送客!”

馮神威、郭子儀一行四十多人便被安祿山派軍隊,從演兵場送到了驛館。以後安祿山再沒有見過馮神威、郭子儀。

幾天以後,安祿山叫他二兒子安慶緒來送馮神威、郭子儀等一行,一直將他們送出範陽。安祿山也沒有送上謝恩表,交欽差帶回長安。

到了太原府,郭子儀便與馮神威告別,回到自己的防區橫塞軍。

十幾天後,馮神威風塵仆仆地回到了長安。他來到了興慶宮勤政殿,向玄宗彙報情況。他跪在地上哭著說:“皇上,奴才差點不能再睹龍顏了!”

可是,玄宗卻不以為然,隻是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愛卿真是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