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自古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其中有三大名家不得不提。
第一家便是越家,為越王勾踐的子裔。雖然經過戰國、秦、漢三代,越家遠不如當年勾踐時期的強盛,但大樹雖死,其身尚在。幾大族裔中以皇室族裔保留的最為完整,其中以兩家勢力最大,一是以勾踐第三子為族祖的越東族,二是以勾踐第五子為族祖的越西族。
曆史無從考究,兩家為了相互爭奪自己的正統地位,在族譜上做點文章也不無可能。所以曆來兩家雖然表麵相和,但背地裏總是互罵對方是野鍾。
不過這兩家卻是很好的繼承了越家名垂千古的家傳劍法——越劍。越劍劍法輕靈如山澗,秀氣的跟越人一般。但當世卻無人敢加以輕視。因為當世第一劍客便是越西族的二宗主。
第二家是項家。楚霸王項羽的威名在江東家喻戶曉。雖然劉邦一再清除項家餘孽,但項家宗族早已隱姓埋名,躲入山林。兩百年後,漢家皇室早已竟項家忽略不計,項家也開始紛紛恢複了姓氏,由於項家宗族一致團結對外,內部分歧少之又少,很快便成了江東另一大勢力,家族光輝從新閃耀。
項家以刀法最為著名,但劍法也不落下風。當年項莊舞劍,刺殺劉邦,皆因為項莊是項家的第二高手。
第三家是範家。範家是商賈大戶,傳說是範彘和西施的後人,雖然當年範彘遠走越地,但他的第二孫子因感念先祖,又喬遷回越地。此人名叫範冶,一生頗多傳奇故事。他不僅繼承了範彘的商業天賦,而且因緣巧合得到一本絕世劍譜,一身武藝在當時可稱泰鬥。而這劍法也成了家族傳世之寶代代相傳,於是範家子弟都有一身非凡的劍術。
孫家的劍法大開大閡,是孫家第三祖在戰場拚殺中創造出來的。它先後經過曆代先祖完善,已是自成一家,與江東三大名家的劍法相比,並不落下風。
孫家劍法是為了群戰而開發出來的,與項羽刀法同出一轍。如果劍代表皇,刀代表霸的話,那麼孫家的劍法便是群戰之皇。這在以後孫策平定江東時充分顯露。
而孫策天生神力,又得如此劍法輔佐,也難怪後世的史家以小霸王相稱。
不過現在的孫策還隻不過是一個力氣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而已,他對劍法的領悟也隻是一個學徒。
雖然他先前嘴巴說得好聽,要一人對兩,但現在幾乎是羌叔一人對四。他隻能勉強應付一人。
這五人的本事並不大,但配合卻是相當巧妙。兩人攻下路,兩人攻中路,而另一人則不時的在空中竄來竄去,恃機攻擊上路。而且這五人的兵器也選的巧妙,攻下路的是勾,攻中路的是劍,攻上路的是槍。他們似乎早知道敵人實力強大,攻擊中隻取巧,不硬碰,這恰恰是孫策的軟肋。
若是硬碰硬,孫策自問能一挑三,但現在他隻覺得無力可使,隻有招架之力。若不是胡同窄小的空間發揮不了那五人最大的實力,兩人恐怕早已經橫屍街頭。
“羌叔,這次我們有麻煩了。”孫策用劍擋開伸到他腳邊的鉤子,一邊說。
“臭小子,還不是你惹的禍,還好意思說。”羌叔吃力的瓦解了又一波攻擊,喘氣的說。
“羌叔,如果你碰上兩隻蠍子,兩隻黃蜂,一隻烏鴉,你會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
兩人背貼著背互換位置,巧妙的躲過又一波攻擊。
兩隻蠍子,兩隻黃蜂,一隻烏鴉?羌叔一時沒轉過腦袋,突然一把鉤子,一把劍,一柄長槍出現在眼前,頓時明白過來。
“咳咳”羌叔想笑,卻笑不出來,隻能咳嗽。這一不留神,敵人乘隙攻了進來,羌叔立時手忙腳亂。
天空中那把槍突然畫了半個圓弧,在牆壁上一點,竟直接刺向羌叔。
“危險!”孫策奮力一拳打在那槍尖上,將那槍打上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