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識項羽(1 / 2)

二人同行,在前往留縣的路上,從兵法謀略,一直聊到生活小事,可謂是交談甚歡。劉邦對這位落魄貴族,不由的多了幾分欣賞,而張良對這位老百姓,也不由的多了些佩服。

留縣城下

“季哥,大事不好了!我看那城牆上的旗幟,好像不是景駒的旗幟啊!”樊噲趕忙跑過來說道

劉邦、張良二人對視一眼,便快步向前方走去。

隻見城牆之前,赫然出現的是一排“項”字大旗!同時,城牆上的守將龍且,也發現了這一批兵馬,於是開口向下喊道

“下麵的人,是來幹嘛的?”龍且

“你們是誰?景駒呢!我們是來找景駒的,讓景駒出來!”劉邦語氣平淡,聽不出是怒是喜

“我們是項梁的兵馬,景駒早已經被我們滅了!”龍且

隻見劉邦突然話風一轉,由平變怒!

“什麼?景駒被你們滅了!我們就是過來打景駒的,他被你們滅了我們打誰啊!”劉邦

城牆上的龍且聽到這件事,趕緊說到

“原來都是自家兄弟啊,來,進城聊!”龍且

於是劉、張二人僅帶了數十護衛,一同進了城。

隻見此時的張良,心中不斷地在盤算著一些什麼東西,還時不時地看了劉邦一眼。

在城內,龍且設宴款待眾人,並且詢問其來龍去脈。而劉邦對答如流,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心係項梁,得知景駒背叛陳勝吳廣大逆不道之後,砸鍋賣鐵拉起一支隊伍出兵討伐景駒的一個人。龍且聽後大喜,當即就決定將其引薦給項梁。於是就安排眾人在城中休息一晚,第二天和項梁見麵。

而張良,突然嘴角不易察覺的微微揚起,做出了一個決定。

當天夜裏,張良敲響了劉邦的房門。

“子房先生,深夜到訪,難道你是要準備道別了嗎?”劉邦趕忙起身迎接

“非也,沛公。眼下投奔項梁,其實是一個好去處,但是沛公,你會麵臨一個問題。”張良

“什麼問題?還請子房先生教我。”劉邦

“我知道沛公投景駒也好,投項梁也罷,確實最終是想要借一些兵馬回到豐邑報仇。但是如果就這十幾人投靠項梁,對於他而言,也就多了十幾個兵卒罷了。倘若靠立軍功組建屬於自己的部隊,不知道又要到猴年馬月了”張良

劉邦眉頭一皺,思考了一番,歎息道

“子房先生說得有理啊,可是我還能怎麼辦呢?”劉邦

“沛公,我現在手下有800人馬,願供沛公所驅使!明日見項梁,以我的800人,可再借他3000人!”張良

“可是子房,你的這些兵都借給我了,你複國怎麼辦?”劉邦

“沛公今日初遇龍且時,先說的是來找景駒,此乃一智!得知景駒被殺後,能夠立馬改口說來打景駒,此乃二智!進城和龍且交談後,能夠臨危不亂,將投景駒說成投項梁,此乃三智!世人皆言我張良足智多謀,今日看來,沛公之智勝我許多。況且沛公,胸懷仁義,氣度不凡,日後定有一番大作為!張良願為沛公效犬馬之勞!”張良行禮說道。

張良在後世,被稱為“謀聖”,著名的一個成語“運籌帷幄”便是形容他的。早年他還得到了黃石公的傳承,並且出身於貴族階級的他,早就博覽群書,難道他真的沒有劉邦聰明嗎?其實不然,兩個人的智慧,是建立在兩個不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

劉邦的聰明,是源於他多年混跡於底層,所建立起來的圓滑,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而張良沒有這些經曆,身為貴族的他,不用以圓滑的姿態去麵對世人,除了戰爭導致國家滅亡的情況,他甚至不用擔心他的生存問題。

所以,出身於底層的劉邦,第一次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一個貴族階級,也為他收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才。

第二日,留縣。

項梁帶兵繼續出征了,所以龍且將劉邦引薦給了另一個人,同樣也是一個對劉邦的人生起到了非常重要影響的一個人。

他也可以說是劉邦一生之中的噩夢——項羽。

項羽,是項梁的侄子,與項梁一同都是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後代。項羽自幼便由叔父項梁撫養長大,並且一心將滅秦複楚,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