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在外行走多年。
的確捉到了好幾個潛藏在各個州縣的異族奸細。
帶領當地的居民搗毀了幾個山匪窩點。
期間遇到了旱災和洪災。
朝廷站在銀子通過層層盤剝,隻剩個底兒。
那漱玉就帶領著人將那貪官的家的抄了。
監督著朝廷派下來的賑災大臣實行賑災。
沒辦法,漱玉有太後給的特權,知道內情的人知道漱玉的身份也不敢對漱玉怎麼樣,隻能乖乖聽話。
也不是沒有人參過漱玉的所作所為。
但漱玉是以漱玉這個名字行走的,你明媚的事兒,關我漱玉什麼事兒呢?
如此在太後的包庇和漱玉的抵死不認之下,大臣們也是拿漱玉沒有辦法。
而朝堂之上,孟相的權力越來越大,開始操控小皇帝的後宮。
竟要還未到10歲的小皇帝娶自家16歲的孫女。
小皇帝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兒,但也是在自己身邊教養了那麼久。
自己作為太後都還沒有對小皇帝的後宮插手,孟相不過是臣子,怎敢的。
是的,如今孟太後與孟相已有成為政敵的苗頭。
而孟太後明麵上為小皇帝實際是為自己培養出來的政黨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麵。
那些人是從初入朝堂開始培養起來的,如今也開始在早朝上能說上話了。
漱玉見太後的動作實在是太慢,就想著使點手段推波助瀾一下。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朝廷派出來賑災的是一年輕氣盛又急於求成的年輕官員。
是承恩伯世子。
孟相一派的。
但身邊還跟著一個太後派下來的自己人。
這人處理疫病的方法就是封村,然後一把火將那村子燒掉。
連續處理了三個這樣的村子之後,疫情並未被遏製,甚至進城來的人也開始有病症。
這賑災官員開始慌了,竟要將所有人的燒死。
漱玉將人都救下來了,還給皇後的人留下了藥方。
很快,事情就傳了開來。
傳到了京城。
早朝上。
“你們眼裏還有沒有人命,啊?那麼多百姓被活活燒死,還要將哀家派去的人都燒死,是不是也要將哀家、將皇帝都燒死?”孟太後甚是憤怒,就是前朝末期,皇帝昏庸都沒敢無緣無故就將那麼多的百姓活活燒死。
就連那殘暴的匈奴人都知道給人一個爽快。
“太後息怒。”底下大臣都跪下,隻剩下孟相站在殿上。
“哀家已經派人去處理,承恩伯世子就地格殺,承恩伯教子無方降爵一等。”孟太後深吸了口氣,平複好情緒後說。
說罷也沒等朝堂上的反應,就甩袖離開了金鑾殿。
此時的孟相低下頭,不知在想什麼。
而漱玉這邊,利用豆芽頂起石頭呀、魚肚的絹帛呀,各種手法,給疫區百姓輸送了太後是天賜神女,庇佑大明百姓的信息。
這一消息也慢慢外擴,也慢慢傳到了京城。
而朝堂上的爭鬥也漸漸步入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