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校園愛情(1 / 2)

什麼是青春?撕心裂肺就是青春!再過幾年,當我們變得世故些,不再像當年那純潔的時候,我們不會再有那種真的純粹的感情!有的隻是更加現實的利益來作為對感情的參考。……

時間是2012年,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美國黑人總統奧巴馬第一任期滿,和羅姆尼競選,成功連任;朝鮮年輕的領導金正恩一意孤行,核危機再次騰起;中國先是因為黃岩島和菲律賓鬧得紛爭不斷,後來又因為釣魚島和日本交惡,甚至發動戰爭的言論也不絕於耳,“9.18”期間到處流行砸日本車;中國十八大召開,準備政府換屆;重慶方麵因政治避難問題導致一係列反應;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中國好聲音》火了,韓國鳥叔一曲《江南style》也紅遍全球……還有一件爆炸級的重大事件:那一年,我大學畢業。

這對於我來說絕對算是一件大事兒,因為我的學生生涯就此被終結了。大學那段青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個不短時代,不像中小學那樣恣意、叛逆,也不像高中那樣忙碌,從不問為什麼這樣忙,大學是一個單純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裏,你可以被塑造出未來成功的基因,以後可能會飛黃騰達,也可能你的人生就此毀於一旦,一切都荒廢了,不論是誌,還是才……總之,大學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階段,其結果要麼躍然升天,要麼黯然墜地!

還有人說我們80後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中國的人才結構就要斷層,我不知道這話又是哪個**專家說的,但是我很想抽他一頓,我們會用曆史證明我們的出世是中國崛起的象征!

這個東西太現實了,傷感、鬱悶,不提了……還是說說我大學這幾年那些爛漫的事兒吧。

我們活在現代,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時代,因為在這個時代裏不論幹什麼都要講究“科學”,吃飯要科學,喝水要科學,運動要科學……所以,甚至連泡妞也要科學,因為這也是一門學問。隻有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泡到妞,才能跑到好妞,總而言之,一定要科學泡妞!

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流氓,我叫蒯越,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就像大家看到的文字一樣,這都是我的傑作。其實,大學裏我學的是哲學專業,但我在大學裏並沒有看過什麼黑格爾的《小邏輯》、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一類的書籍。我酷愛電影和文字,經常泡在宿舍裏一遍又一遍地看《無間道》,一遍又一遍地看《教父》,不論是小說版還是電影版,我甚至把裏麵的台詞都背下來了……我一集又一集地看《越獄》,為了看《越獄》,我曾經連續一個禮拜沒出宿舍門,隻為了能把《越獄》那把癮過夠了,甚至幻想自己就是MichaelScofield,幻想自己有那帥氣的臉龐、睿智的眼神,像所有《越獄》迷一樣做同樣的夢。

當然這隻不過是我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大學的生活包括很多方麵,比如說專業、打工、考研、愛情……

我是一個男人,我們宿舍裏是一群男人,男人在一起總也離不開一個話題:愛情。不,是女人。談女人太多了就多少有點少兒不宜了,所以在別人看來我們這樣的大學生一定是庸俗的人。

但是我說過,千萬不要以為我是流氓,因為當一群男人聚在一起討論女人的時候,女人也在以同樣的節奏在探討男人。不過這兩者之間又有不同,男人探討女人大都是漂亮與否,但女人談得更多的是男人的不是,那是一種批判,批判男人如何花心、如何好色,雖然如此,但很多女人還是如飛蛾撲火一般,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投入愛情烈焰之中,接受火焰的“熏烤”,一直到把自己“烤焦”。

有人說愛情在大學裏是必修課,也有人說這是選修課,兩種聲音爭論不休。對此,我不表態,我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