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天氣陰沉沉的,李秋言卻起的很早,她昨日就和王氏說好了今日要一起去鎮上。
王氏已經給李秋言打好了洗臉水,這時用井水有點涼了,王氏放了一瓢熱水,熱乎乎的冒著熱氣。
李秋言拿著毛巾在臉上捂了一下,隻覺得四肢百骸都舒展開了。
一邊洗臉一邊盤算等會要買些什麼。
“快點吃,吃完咱們就走。”王氏把剝了皮的雞蛋放進李秋言碗裏,李秋言一口就吞下,匆匆喝兩口粥,就和王氏一起出發了。
門口,老金的牛車已經等著了,看到王氏出來,他下了車幫著把瓷罐抬上車,就架的一聲出發了。
李秋言縮著腦袋,今天天氣著實有點冷了。想著王氏每天奔波,肯定累的不輕。到了冬天還不知道怎麼辛苦呢。
李秋言歎了一聲,王氏忙捂著李秋言的手:“阿言,困就再睡會。”
李秋言搖搖頭,看著路上的人群,心裏一片寧靜。
到了碼頭,王氏剛擺出來,便被一圈人圍住了。
“我要一勺。”“我要兩勺!”“給我多放點黃瓜,我婆娘愛吃。”
看著吵嚷嚷的一片,李秋言負責收錢都恨不得多長兩隻手,不覺笑眯了眼睛。
過了沒一會兒,四叔李向北也過來了,他快手快腳的幫忙舀菜。王氏來收錢,速度快了許多。
這時李秋言終於騰出手,來觀察這個碼頭。
隻見碼頭旁邊有許多的小攤販,有賣饅頭的,烙餅的,隻是生意都不如自家的好。
不過由於自家賣的是下飯菜下酒菜,沒有競爭,倒一定程度也帶動了他們的生意。因此並未發生過什麼矛盾。
很快,帶來的兩大罐鹵肉便賣光了。李秋言告別了四叔,把家夥什和剛買的幾副下水送到老金的車上。
特意又跟老金說了要他今日不要拉別的客人了,等著自己。便和王氏一塊逛街去了。
兩人先去了布莊,隻棉花就要了四十斤,李秋言本來想要更多的,但王氏死活不肯,也就罷了。
王氏又給李秋言挑了兩塊布料,一塊桃紅,一塊粉紅,打算給李秋言做兩身棉襖棉褲穿。
李秋言不由狂抽嘴角,最後在抗爭之下,選了一塊艾綠色和一塊嫩黃色碎花的。
又給王氏挑了一塊碧玉石色的,再扯了幾尺藏藍色,打算給阿旺和李向南也各做一套。
王氏想了想,挑了塊粉紅色帶有白色小花的棉布,又要了兩塊靛藍的被麵,幾尺白布。
看到粉紅色,李秋言就要拒絕。王氏卻道要給她鋪炕用。李秋言心裏暗喜,也就不在意顏色了。
光在布店,兩人就把這段時間賣鹵肉的錢花的七七八八了。
李秋言心想,要不是做生意掙了些錢,隻怕這個冬天還要穿舊棉衣了。
出了布店,兩人又打算去雜貨店,卻在路邊看到一個擺攤的老者,麵前擺了一簍子圓滾滾的東西,隻是好像沒人認得這是什麼,沒人問價。
老者抬起頭,見李秋言王氏兩人站在麵前,便道:“這是西域來的好東西,一百文這一簍你們拿去。”
王氏抓著李秋言就要走:“言言,這東西都沒見過,還要一百文,我們走吧。”
李秋言暗道,這不是紅薯嗎?娘不認識,是還沒推廣還是沒人種過?
她心中喜悅,卻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一百文太貴了。五十文我要了。”
老者有點不舍,看王氏要拉著李秋言走,忙道:“唉,拿走吧。你可占了大便宜了。”
原來老者也不知這東西是什麼,是過路的商人送給他的,他鬧不明白是什麼,想要賣個好價錢卻無人問津。
好不容易有人問了,也就賣了。
王氏不明白李秋言為什麼一定要這個,隻李秋言心裏的小人在跳舞。
紅薯來了,粉條,粉絲還會遠嗎?
把東西送上老金的車,李秋言又去雜貨鋪買了香料,給自己買了一領新的炕席,還有洗臉的盆子,洗腳的盆子,茉莉味的新胰子。
之前不好意思說,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錢,她也不願意再將就了。兩人把老金的車塞得滿滿當當,滿足的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