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說了木耳的事,李向南和王氏也挺高興,就決定先把山頭清理出來,然後把後院的忍冬先移栽到山上,在山上找一塊開闊點的地方,種上木耳。
說定了此事,李秋言便跟王氏說,今日在鎮上買了些肉食明天想去趟王家坳的外婆家。
王氏一聽就很高興的答應了下來,自己也好久沒回娘家了。
王氏交代李向南自己在家看好家,便出門找老金訂車。
第二天一早,老金就過來接了。
李秋言三人上了車,帶的東西滿滿當當塞了一車,有新鮮的豬肉,昨日鹵的鹵肉,還有一小罐酸菜。
李秋言想讓外婆也嚐嚐。
老金籲的一聲,車就穩穩停在了王家坳外婆家門口,聽到動靜,一家人都迎出來接。
王大牛埋怨王氏:“你還知道回娘家,咋不知道帶個信兒,我去接你。”
王氏笑眯眯的把車錢給了老金,才道:“臨時決定來的,沒來得及讓人捎信兒,那麼麻煩幹啥。”
說著又招呼大家去車上卸東西。
外婆也顛著小腳,先親了親阿旺,又去嗔王氏,嫌她買的東西多。
隻是那眼神裏的笑容,讓人怎麼也不信她是真的生氣了。
一堆人熱熱鬧鬧的進了屋,李秋言和王聰聰肩並著肩坐在炕梢,悄悄的抽出來一個月白色繡著一朵荷花的錦緞帕子遞給王聰聰。
李秋言又伏在王聰聰的耳邊道:“表姐,我覺得這個特別適合你,就買來送你。你喜歡嗎?”
王聰聰紅著臉點點頭,隻是覺得太貴重了。
李秋言不在意的揮揮手,就聽大家說話。
王氏太久沒回家了,忍不住心裏的激動,和一家人都見過禮,又抱住拴住親了又親,眼角紅紅的。
這時王氏已經平靜了不少,正在跟老王頭道:“言言想收點木耳,你看有熟人不?”
老王頭沉吟道:“這東西一般人都有,隻是不多。零零散散的,隻收木耳?還收別的山貨不?”
李秋言眼睛一亮:“收,我都收,隻是手頭錢不太多,太貴重的就不要。”
老王頭年輕時也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聽了這話,便要下炕,帶著王二牛就出去串門去了。
“你爹呀,這個人就這樣,你一說有啥事找他幫忙,他可上心了。”趙氏樂嗬嗬的,又拿出李秋言買的花生酥給大家夥吃。
程氏端了水上來,跟李秋言道:“言言,咋想到收木耳了,可真能幹。”
李秋言也沒吹大話,就道:“我喜歡吃,認識了個掌櫃的,給他嚐了他也蠻喜歡的,我就想多收點,給他送點。”
“這是正事。”王大牛又不屑道,“上次你讓收的忍冬花,村裏有幾個人看到我們去摘,也是去搶著摘,送到德勝堂,人家根本不收。也不會陰幹,最後都變質了。”
“可不是,若是直接送到我們這裏來,那也能賺點錢,他們偏要自己去賣,不知道怎麼想的。後來又有兩家的小孩子倒是摘了些送來,給些錢也換了糖吃。”程氏道。
李秋言聞言笑笑,跟大舅和大舅媽說:“不必和那些人計較,咱簽的有合約。對了大舅,你若無事,跟我回去幫幾天忙唄。”
王大牛疑惑道:“事倒是沒啥事,你要大舅做啥?”
王氏接過話頭:“這不是那德勝堂的毛掌櫃,說這忍冬賣的好,就想讓咱多弄點,這玩意兒野生野長的,怎麼多弄點呀。後來他們買了塊山頭,說讓言言幫忙種上些,我後院不是栽了那些嗎,想讓你幫忙去平平地。”
這個說法,是他們一家人商量好的,假說是鎮上德勝堂的地,財不露白,也能嚇到一些心懷不軌的人。
隻是李秋言沒料到王氏連自家大舅都要瞞著。
“這算啥事,你們住一天,明天我就和你們一塊走。”王大牛道。
“住一天可不行,我晚上還要鹵下水呢。對了二舅媽,等我二舅回來,你問問他願意去不,要是他舍得你和拴住,也去幹幾天,有工錢的。”李秋言對著黃氏道。
黃氏正在逗兒子,聞言臉騰地紅了,去幫忙倒也可以讓王二牛跟著去,在自己姐姐家,有什麼不放心的。
程氏聽了一圈,就道:“去幫忙可以,工錢就不要了,這自己家人幹點活,還要啥工錢。”
黃氏也連忙附和:“讓你二舅也跟著去,說什麼工錢不工錢的。”
李秋言聽了心裏很感動,外家待自己,真沒得說,工錢卻不能不給。
李秋言就道:“這是德勝堂出的工錢,不要白不要,一天二十文。到時候你們在我家住著,沒多少天就幹完了。”
王大牛也就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