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聽了李秋言的話,先是眼前一亮,又陷入了沉思。

李秋言也不急,自己給夏至姐一個機會不難。難的是,夏至能說服李向西嗎?

夏至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半晌,她似是下定決心了般,閉了閉眼:“言言,你等我信兒。”

李秋言點頭:“等你說好了,隨時來找我。”

夏至眼睛紅了:“謝謝你,言言。”

李秋言擺擺手,看夏至這樣,她心裏也有一些沉重。

店裏說缺人吧,也缺人,說不缺人,也能忙得過來。

這就是王氏沒有同意讓程氏一起來的原因了。

不過夏至要來,應該還是很容易溝通的。

隻是李向西會不會同意,就不知道了。

或者,真的不行的話,讓夏至在後麵煮麵條應該也行吧?

這些說來為時過早,還是等夏至先跟家裏說了再說吧。

李秋言就拉著夏至往前院:“走吧,一會兒看不到咱們她倆就該著急了。”

夏至依言跟著李秋言出去了。

外麵人多且亂,冬雪和阿旺沒什麼好玩的,還真就在前院兒一邊玩螞蟻一邊等著她們。

李秋言笑著拉起來冬雪和阿旺:“走,我們去買糖吃。”

貨郎的攤子上,鬆子糖要一文錢三塊兒,李秋言明明記得鎮上是一文錢五塊兒的。

貨郎苦著臉:“總要我有些賺頭。”

貨郎賣的是比雜貨店貴些,但是一文錢的東西,有些人不怎麼去鎮上,都會選擇在貨郎處買的。

李秋言和貨郎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最後貨郎無奈的搖頭:“多給你一個吧。”

李秋言也沒多講,四人一人嘴巴裏含了一塊糖美滋滋的回去了。

這時李向北幾人抬桌子也回來了,李秋言幾人就很有眼色的幫忙擺凳子。

那邊大廚也燒熱了灶,開始做菜了。

這時候的席麵和現代不同,主要是以燉菜為主。

楊氏請的是四碟子四碗的席麵。

四葷四素,兩涼六熱。

四碟菜分別是兩涼兩熱,涼菜是水煮花生米和涼拌豆腐絲。熱菜是豆芽炒肉絲和豆角肉片。

四碗則是一碗紅燒肉,一碗四喜丸子,一碗燉豆腐加上一碗燉白菜。

四碟子四碗是農村最常見的席麵,沒錢的,用的肉就少。

李向北和楊氏倒是沒在這上麵省,買了不少的肉。

有了紅燒肉,這席麵的檔次就上來了。

因為是做九,每桌還另有一碗煮雞蛋,一碗八個,坐席的人可以吃也可以帶走,一人一個。

有美味當前,這喜蛋大家一般都會選擇揣兜裏帶回去。

有些地方把做九叫做吃喜麵,會上一碗麵條。李家莊興的是這邊是紅雞蛋。

主食是雜和麵的饅頭,管夠。

大廚一個一個的出菜,來幫忙的婦人們都是親戚,要坐席的,自然早都找地方坐了。

李向東南西北四個人,就各自端著木製的托盤,滿院子上菜。

周氏沒有娘家人,李秋言姐妹三人並張氏妯娌三人,就被楊氏叫過去,一同坐在了周氏屋裏那桌。

楊氏拿了個小碗,給周氏挑揀了一些菜,周氏就在炕上吃了。

也許是有楊氏在,也許是張氏真的改了,一頓飯吃的倒是很和諧。

隱隱約約還能聽到外麵的親戚街坊的誇讚聲,無非是說李家大方厚道,菜的味道好。

這時候的廚子愛勾芡,油水足,對於肚裏缺油水的人來說,是最美味不過。

大家夥吃完飯就紛紛的散了,楊氏就起身,帶著兒媳們去收拾剩菜。

這時候的剩菜不像前世,讓人隨便打包。

各家都缺糧食,吃剩的也都由主人家來分派。

雖說是剩菜也不會隨便倒掉,若是剩的少,自家也就打掃了,剩的多的話,還會給親近的鄰居送一碗過去。

不僅沒人會嫌棄,大家還會覺得是主家和自家關係好。

等到晚上再加點白菜蘿卜啥的燉進去,又是一頓美味。

李家這席麵,量大實惠,雖說親戚朋友們肚裏缺油水吃的不少,但菜準備的也多。最後折下來,倒也有一大盆。

見碗碟都騰出來了,妯娌幾個就忙著刷鍋刷盤子刷碗洗筷子。

楊氏撿了點好的留著,等到碗刷的差不多,就把其餘的拿碗一一盛了,安排兒媳婦兒們去還碗,順便往各家去送剩菜。

李向北幾人則是忙著擦桌子擦椅子擦凳子,再抬著去各處還。

回來後又忙著打掃院子。

眾人一通忙亂,等到忙的差不多,都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