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的牛車趕得果真又快又好,沒多大會兒,牛車就停在了老宅。

見李秋言和王聰聰下了車,江哲就趕著牛車又回去了。

左右無事,去店裏幫幫忙也是好的。

再說,等到晚上,還要接王氏幾人回來呀。

老宅裏一反平日的安靜,裏麵時不時的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

三個女人一台戲,何況這裏麵光做活的就有六個女人了。

這會兒楊氏也在老宅裏幫忙呢,狗蛋已經滿月了,周氏可以自己帶了。

不過楊氏也沒有大撒手,每日還是會去李向北家裏幫忙照應照應的。

但是孩子也用不到兩個人看,楊氏就趁著沒事兒,來這裏幫忙給娃娃裏塞碎布什麼的,別說,她和眾人處的還不錯。

楊氏見李秋言和王聰聰進來,也有點納悶兒。

李秋言昨天晚上把成品都拉走了,今日要去縣城的事兒,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咋這時候來了?”楊氏看看日頭,也快該做晚飯了。

李秋言笑嘻嘻的把跟王氏講的那一套又說了一遍。

“這兩天多做幾個大的出來,後日再去縣城送上一趟。”李秋言就跟眾人道。

眾人也沒有意見,在這做活,又不用繡花,不累,還都是熟人,閑聊著就把活做了。

何況還是計件,又不是按天的。

就是按天的,多做會兒也不算啥。

聽到這話,菊香就放下正在裝的娃娃去裁布,還不忘問一句:“裁幾個?都做成那個大的?”

李秋言沉思了一下,要的急,就這一天功夫,也弄不了太多。

小的還有些之前的庫存,大的倒是沒有。

“明日都先緊著這個大的,做多少算多少吧。對了,這個別忙著多裁,再把那個棕色小熊的也做幾個大的出來。”

既然受歡迎,那多做幾個也行。再說萬一有人喜歡別的款式呢,也不可能都喜歡粉紅豬。

菊香去裁布,王聰聰就去給菊香幫忙。

李秋言沒啥事兒,就去撿著今日做好的這些娃娃來檢查,別說,針腳細密,填充的也飽滿,看著還真是挑不出來啥毛病。

大家做的也挺快,昨天的都拉走了,這一天功夫,又做了二三十個小的出來。

手快的一個人就能做七八個,手慢的也能做五六個了。

這些天做的這種中等大小的,李秋言定的價格是做一個六文錢,一天算下來,少的也有三四十文錢了。

菊香拿的是裁布的錢,裁一個一文錢,算下來和大家的工錢也差不多。

這樣下來,效率也不低,供兩家店的貨,李秋言覺得暫時這些人也差不多了。

等到再需要招人再說吧,這些人都還挺有幹勁兒。

李秋言翻著看,一邊看還一邊讚歎。

楊氏看李秋言滿意,也跟著誇:“我看這做的著實是不賴。”

李秋言抿嘴一笑打趣楊氏:“奶,我看你做的也不賴啊,要不你也來給我幫忙得了。我也給你開工錢。”

楊氏一拍李秋言:“胡扯八道,我是在這兒玩呢。”

別說,楊氏跟這些婆娘在一塊兒,還真的挺高興的。

李秋言本來也是說的戲言,見狀也不再多說了。

這天大家都回去的晚,李秋言看天都快黑了,還是讓眾人散了:“不急這一時,明天還有一整天呢。”

眾人這才散了,楊氏又留李秋言和王聰聰吃飯,李秋言嘻嘻笑:“奶,我今日可沒買啥東西。”

楊氏臉一虎:“不買東西就不能在奶家吃飯了?”

李秋言不免感歎,擱到才穿過來,怎麼也想不到還有這一天啊。

“不了奶,你還得照應我四嬸兒,我回家和聰聰姐隨便吃點打發打發就是了。”

“不用,你四叔在家呢,我今日不過去了。我溜上饅頭打個湯,快得很。”

李秋言聽了,也沒好再推辭,在楊氏家吃完飯,和王聰聰一起搶著把碗筷收拾了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