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牛趕著牛車回了李家,他既是不著急走了,就打算再去地裏一趟。

上完這一趟地,李秋言弄的這肥料也就沒了。

“沒事兒,回頭我再曬些。”李向南樂顛顛的,他也學會了。

見牛車走了,李秋言就也鎖上門,提了一籃子紅薯杆去老宅。

周氏正帶著狗蛋兒在院子裏曬太陽呢,李秋言逗著狗蛋兒啊啊了兩聲,就直接把晚上讓李向北在自己家吃飯的事兒和周氏說了。

“四嬸兒,你到時候也去唄,剛好咱倆做伴兒吃。”

周氏搖搖頭:“一會兒狗蛋兒就困了,我就不跑了,讓你四叔在你那吃吧,我回家隨便對付一口。”

家裏李向北買的點心啥的都有,周氏喂奶容易餓,也不能一直做飯,沒事兒就會吃兩口。

一頓晚飯,很簡單就打發了。

“那不行,我讓四叔給你送飯回去,你別開火了。”李秋言見狀,也就把之前商量好的說了。

她一開始就知道周氏應該不會去自家吃飯,但既然見著了,邀請一句也不算多。

“那太麻煩,真不用言言。”

兩人正來回客氣呢,楊氏聽到聲音就從作坊出來了:“咋啦,這是說啥呢?”

李秋言把話一說,楊氏就無語了:“多大點事兒,值當你倆你推我攘的,這不剛好你四嬸兒在這,在這吃了飯再回。”

“那也行,就麻煩娘了。”

周氏沒少吃楊氏做的飯,就順坡下驢了。

一頓飯罷了,怎麼都好說其實。

說定了這事兒,楊氏的眼神就往李秋言挎著的籃子上看:“這是啥?”

李秋言把籃子舉了舉:“我從地裏弄的紅薯杆,可好吃了。把這葉子拌了麵,能蒸菜窩窩,杆兒焯了水拌些蒜,也好吃。”

“這精貴的玩意兒,你弄這麼老些做什麼?”

楊氏心裏高興,嘴上還要埋怨李秋言。

“不精貴,奶,這杆子現在正是吃的時候。嫩生生的。”

“你把這杆子都摘了,那還能長的好?”楊氏有點狐疑。

“奶,這你就別操心啦。”見楊氏仍是有點不放心的樣子,李秋言不得不解釋了:“葉子長的稠,營養都被浪費了,下麵的果實還會受影響呢,摘摘反而長的好。”

楊氏不懂啥營養不營養的,不過摘摘長得好,她倒是聽得懂。

“那成,今晚我就做了試試。”

李秋言點點頭,又進作坊裏看了看,見眾人雖說忙碌,但也是一派井井有條,就點點頭,回家準備做飯了。

臨走還問了周氏一句:“嬸子,你真不去?”

周氏搖頭:“不去了,我就在這兒吃,吃完剛好你奶送我。”

那也成,李秋言也沒再說,就回家忙活了。

先把紅薯葉子摘下來,洗幹淨放著瀝幹水分,再把紅薯杆清洗幹淨,放進燒開水的鍋中煮熟再撈出放到涼水裏泡著。

準備就緒,紅薯葉的水也瀝的差不多了,李秋言拿了一個大盆,先放進去紅薯葉,再加入一半玉米麵,一半白麵拌勻。

手上沾了水,把黏糊糊的麵團團成窩窩頭的樣子,放了一大屜還有多,見還有地方,李秋言又順手又洗了五個雞蛋,一塊兒上了屜蒸。

中午江哲打包的肉菜多,壓根就沒全部上桌。

剛好晚上也湊個菜。

這邊忙碌的差不多了,那邊老宅,楊氏也忙的差不多了。

娃娃作坊的人走的時候,看到楊氏在院子裏洗菜,還挺好奇的。

“嬸子,這是什麼菜?”看著怪眼熟,就是不認識,吳英的娘就好奇的問。

“這啊,剛才言言送來的,說是那紅薯杆,能當菜吃。”

“這紅薯杆還能吃?”可不是嘛,自己得空也去地裏的,見過這紅薯。隻是不知道這玩意兒能吃呀,吳英娘就有點兒不敢相信。

也是,還沒見過誰家的莊稼沒長成,就先吃杆子了。

哦,那高粱杆倒是能找甜杆吃,可這也不一樣啊。

楊氏就把李秋言說的那套話說了,又補充道:“我也不懂她說的啥意思,叫吃就吃唄,送都送來了。你也拿點走吧,送的多。”

“不了不了,我家地裏也有。這言言就是孝順,吃點啥也不忘您。”吳英娘嘴很會說,惹得楊氏樂嗬嗬的。

其餘人雖沒細問,可也聽到了吳英娘和楊氏的對話。

“莫不是真的摘摘葉子才能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