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李秋言做了一次粉條,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就覺得辦粉條作坊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的。

原材料倒是不愁,自家院子裏堆得滿滿的,再過幾個月就又能收一茬紅薯了。

村民們見真的送過來紅薯李向南就痛快的結了賬,都已經在打聽第二波紅薯什麼時候種植的事情了。

說起來這個,李秋言已經在糾結這個紅薯秧子的事情,是自己發,還是幹脆將做法告知村民呢?

想想這個法子也沒什麼好瞞的,想來要不了多久,崔澤玉也會來問她。

前幾天崔澤玉捎了信來,他那莊子的紅薯,產量也十分可觀,打算整理完之後,就去京城了。

應當是要將這種植紅薯的法子獻給誰吧?李秋言不確定的想。

那就少不了要問秧子的問題了。

雖說種植紅薯是李秋言開始想的,可李秋言本也沒想捂著,也根本就捂不住。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件事,在她告訴崔澤玉的時候,就有心理準備了。

也可以說,她之所以要分一半給崔澤玉,就是為了讓崔澤玉在前麵擋著。

李秋言無權無勢,若是有心人要整她,那也是一整一個準兒的。

不得不說,李秋言這預知能力真的是絕了,還真的有幾個地主,聽說了紅薯這等東西。

可消息傳得不廣,他們也聽說是崔澤玉牽頭的,就沒有輕舉妄動。

這些事情暫且不說,說回粉條作坊的事兒。

第一個擺在眼前的,就是推磨的問題。

自己做了這點兒,都要李向南和江哲推了挺長時間的了。

她目前隻打算請程氏和王大牛兩人,李向南和自己,一個要顧著山頭,一個事情太多。

也隻能偶爾打個輔助。

李秋言不打算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解決,剛好都在飯桌上,就將此事提了出來。

“要不,多請個人?”李向南就試探著道。

他倒是很想自己幫忙,省點銀錢,可那山頭自己每天都要去看著的,那木耳隔上幾日就要噴水,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李秋言也這麼想過,左右李向北在家閑著沒事兒,實在不行還有李向西。

李向東那三人,自己暫時還不想用。

可請人也就罷了,專門請人來推磨?李秋言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或者咱們買頭驢怎麼樣?那磨坊不都是用驢拉磨嘛。”王氏靈機一動。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一頭驢,也就三兩銀子頂天了。

雖說這粉條真的挺稀罕的,李向南也覺得應當能賺錢。

可沒見到收益,就先買頭驢,到底有點舍不得。

事情就這麼陷入了僵局。

沉默了一會兒,還是江哲主動提了一句:“要不,我在家裏做粉條,讓四叔還去店裏賣鹵肉。若真是忙不過來了,再買驢,怎麼樣?畢竟我也推過磨,還幫著言言做過,算是有些經驗。”

江哲心裏也有點小九九,李秋言最近不怎麼去店裏,若是自己回了粉條作坊,一直在家,那與李秋言見麵的次數就多了。

其實,周氏生產完出了月子,李向北就可以回店裏了,可李向北見江哲在店裏,不好意思,一直沒提,又趕上做地裏的活計,蓋房子什麼的,就一直擱置著了。

李秋言和王氏還沒什麼反應,李向南就有點兒動心了。

他覺得這樣是最穩妥的:“推磨我也可以幫幫忙,咱晚些時候再買驢子也可以啊。”

李秋言不同意,不願意請人推磨,就可著江哲禍禍嗎?

連王氏,也瞪李向南。

江哲不覺得如何,本來就是他提出來的嘛。

“爹,早買早用,我覺得還是直接買頭驢比較好。左右就三兩銀子。實在不行,讓驢拉貨也可以的。”李秋言壓根兒沒把不成這種可能性放在心上,再說了,三兩銀子還不算什麼。

聽了這話,江哲眼神中閃過一陣晦暗。

李向南想反對,可也找不到理由。

“不過嘛,我四叔也可以去店裏了,讓江哲就留在家裏幫忙,兩個人,怕是忙不過來。”李秋言拍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