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之內,各位貴賓已在王大牛和程氏的迎接下分別落坐。
裏屋之內隻剩了王聰聰一人。
待聽到王大牛的一句:“今日,小女王聰聰行及笄之禮,感謝各位賓客佳朋!王聰聰成人笄禮正式開始。請王聰聰拜見賓朋。”
這一句文縐縐的話,王大牛也不知練了多久,竟絲毫不見磕巴。
李秋言在心裏微微笑了下,就先從一側走了出來,在備好的盆子裏洗了手,於西邊就位等待。
王聰聰也慢步從裏屋出來,在正廳的正中站定,麵向南邊,給諸位客人行了揖禮。
而後王聰聰朝著西方跪坐在席子上,李秋言拿起梳子,給王聰聰梳了個簡單的髻。
昨日李秋言已經練習過好幾遍,因而倒也得心應手。
梳完頭,李秋言就繞了一圈,端起早就準備好的托盤。
上麵是準備好的羅帕和發簪。
梅若卿起身,王大牛和程氏也陪著一起站了起來,待到梅若卿在東邊的盆子裏淨完手,用帕子擦幹。
王大牛和程氏就又回到原位坐下。
王聰聰轉向東正坐,李秋言端著托盤上前,梅若卿走到王聰聰麵前,高聲吟誦祝辭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梅若卿念完祝辭,轉而跪坐在王聰聰麵前,給王聰聰重新挽了個髻。
不得不說,這個發髻比李秋言弄的可好看太多了。
接著就拿起托盤上的發簪,正是周曉準備的那一根。
農家的流程比之大戶人家的簡單不少,隻有一加,因此,隻一根發簪就夠了。
梅若卿拿起發簪,輕輕插戴在了王聰聰頭上,輕聲道:“去吧,好孩子。”
李秋言早就放下托盤,在一旁候著了,又象征性的將簪子正了正,就扶著王聰聰回了裏屋。
準備好的華麗衣裙,就在裏屋放著呢。
這衣裙低調中又帶著華麗,是梅若卿特意準備的,走動起來,裙角上的暗紋若隱若現。
李秋言幫著王聰聰換好衣服,又給王聰聰戴上自己送的大金鐲,襯的手臂十分白嫩,人呢也顯得華貴不少。
這下一打扮,比之剛才的小家碧玉,簡直像換了個人一般。
李秋言滿意地端詳了一番,就點點頭,與王聰聰一同出了屋門。
在正廳中站定,王聰聰仍舊麵向南邊,先給諸位貴賓展示了一番衣裙。
不出意外的,聽到一片讚美之詞。
緊接著王聰聰又朝著王大牛程氏夫妻行了正式的跪拜之禮,這是表示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
然後又朝著梅若卿行了跪拜之禮,這一禮,代表著對師長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