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有點語塞,這不是都一起從府城回來了嗎?

從馬車上卸下來的大包小包,王氏也是看到了的。

她還以為有李木的呢。

見王氏有點局促的樣子,李秋言就換了個語氣:“我給李木哥發工錢了,他愛買什麼就買些什麼。”

隻不過嘛,憑自己的觀察,李木好像啥也沒買。

隨便吧,李秋言管李木李林是看不下去這兩個孩子被毀。

至於他家的事情,李秋言懶得管。

想起張氏,就夠夠的。

“行,你有主意就行。”

王氏本也不是聖母。

何況,再聖母的人,也難對張氏有什麼好感。

李秋言不欲多說,又換了話題:“那咱啥時候去王家坳?”

“十六吧,十六走親戚,十七要添妝,十八聰聰就出嫁。我想著,咱要不去了就不回來了,住上幾天,也幫幫忙。閨女,你說咋樣?”

提起這個,王氏就挺高興,娘家有喜事兒嘛。

“行啊。”

李秋言沒什麼意見。

王氏臉上的笑容就更真切了。

王氏正要接著說些什麼呢,李向西和吳青就一起過來了。

哦,已經是到了上工的時辰啦。

兩人沒直接去幹活,還先來了正屋一趟。

一掀簾子,吳青爽朗的聲音就出來了:“言丫頭回來了?啥時候來的?”

看到門口有馬車,還有個眼生的杜八斤,還不就猜了個七七八八。

“吳大伯,二伯,我才回來沒多大會兒。剛吃了飯,你們來幹活啦?來的還挺早的。”

李秋言也甜甜的應了。

“不早,也歇了會兒了。行,那你跟你爹娘親香吧,我們幹活去了。”

吳青也就來打個招呼,沒什麼多的話講。

李向西就更是如此了,除了笑,就沒開腔說話。

“成,那你們就去吧。吳大伯,二伯,明日就是中秋,我娘準備的有節禮,下工時候別忘了拿了再走。”

李秋言自然是已經知道王氏準備了節禮。

“哎喲,看我們言言多知道心疼人,越來越會說話了。行,大伯忘不了。”

吳青嗬嗬笑著,與李向西一道去了作坊。

“娘,我帶來了螃蟹,怕再放放不新鮮了,咱要不先去給我奶送上一簍子吧。”

李秋言就跟王氏繼續道。

“等會兒吧,估摸著你四叔也快回來了。到時候連著肉啥的,一起拿過去發了就心靜了。”

王氏說的也有道理,李秋言也就不急這一時了。

還是李向南,猶豫著又提起了之前的話題:“閨女,李木跟著你幹的咋樣?”

“很好呀。”

李木確實幹的還不錯。

李木家裏,看到李木回來的張氏,也是一陣激動。

“我的兒啊,黑了,瘦了,肯定沒少遭罪。”張氏熱淚盈眶。

連李向東這一向不善言談的漢子,也肉眼可見的有點激動。

李木卻不怎麼吃這套,生硬的回了一句:“沒瘦。”

自己跟著李秋言,吃得好,睡得好。

黑些也是有可能的,天天在外麵跑嘛。

瘦是不會瘦的。

張氏這樣說,是覺得自己跟著李秋言受苦了?

李木不愛聽這話。

張氏被李木這一個軟釘子撅得愣了愣。

還是李向東接了句:“這時候回來,吃東西了沒?讓你娘給你做點飯吃。”

“對對,娘去給你下把麵條。臥個雞蛋。”

張氏聞言也站起了身。

“不用了爹娘,我在三叔家吃過了。”

李木這句話倒是回的有點人情味兒了。

緊接著李木又問了一句:“你們最近去看過林子沒?他中秋節回來不?”

不管李向東家裏發生些什麼,這邊,李向北已經帶著肉和酒回來了。

見到李秋言,自然也是一陣驚喜。

他對於李秋言帶回來的八斤和香巧,倒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在他看來,李秋言用些下人什麼的,可太正常了。

“那你們趕著馬車去你奶那吧,我就不送了啊,先回鎮上忙活。”

李向北見有馬車,也就不往老宅拐了。

來回的跑一趟倒沒什麼,隻是李秋言來了,必定是要和老宅眾人聊聊天的。

自己跟著去也沒啥事兒,別再耽誤下午的活計。

“成,四叔,那你就去吧,等下了工咱再說話。對了,那肉啥的,記得我大舅大舅母的份兒,讓我二舅他們帶回去。”

李秋言囑咐了李向北一句。

“小小年紀,這麼愛操心。放心吧,四叔記著呢。”

李向北爽朗的笑了笑,坐上牛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