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聰聰完全相反的,是笑得滿臉傻氣的周曉。
一直收不回去的牙在太陽下閃閃發光。
李秋言怎麼看,怎麼覺得今日的周曉有點不甚精明,別是高興傻了吧?
與其餘人不同,李秋言雖說也有點傷心,可更多的是對王聰聰的祝福。
因此她倒是沒掉淚。
王氏這個全福人此時已經走到了花轎前,拿著一把艾葉,輕輕掃了掃花轎。
王聰聰就被扶著坐進了花轎裏。
別說,這周曉還真挺上心的。
路途算不上近,原兩家商量著想用馬車做花轎的。
可都說八抬大轎明媒正娶,周曉不想讓王聰聰留下遺憾。
因此早早就過來接了,還特意挑了十六個青壯漢子。
走到半路可以換換手。
這些漢子們都著新衣,衣服上還係著紅繩。
至於花轎的喜慶自不必說,就連周曉騎的馬上,後麵跟著的馬車上,也俱都係著紅布。
真是喜氣洋洋的一幅場景。
鼓樂聲起,周曉進屋給老王頭,趙氏,王大牛,程氏,各自磕了一個頭。
拜別高堂,周曉這才上馬,隊伍緊跟著就吹吹打打的出發了。
王家的胡同裏,擠滿了來觀禮的村民。
看著器宇軒昂騎著高頭大馬的周曉,王聰聰精致的花轎,再加上後麵一抬又一抬的嫁妝,議論聲紛紛不絕。
王聰聰的這嫁妝,也算是村裏的頭一份兒了。
眾人也都知道了王家還陪送了整整一套家具,還是在鎮上打的新花樣,觀禮的人更是討論的熱火朝天。
周家也會辦事兒,花轎一起,就安排了人在四處撒糖塊銅錢。
小孩兒和大人一同哄搶,氣氛就十分熱烈。
隨後,王家要去觀禮的親眷也都上了馬車。
李秋言這個娘家人自然也是要去周家的,她與王氏以及黃氏都坐著自家的馬車。
王氏和程氏眼睛都紅紅的,是滿滿的不舍與祝福。
程氏和王大牛,還要在家招待賓朋。
周家,李秋言入目之處全是紅色。
前廳熱熱鬧鬧的,李秋言全程陪同。
看著王聰聰跨過火盆,與周曉一同扯著紅綢拜堂。
看著周震與胡掌櫃端坐於高堂,一臉喜氣壓也壓不住的樣子。
李秋言就不由想到了王大牛和程氏的不舍。
娶媳與嫁女,果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呢。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聽得這句經典的結束語,李秋言一笑,就先去了婚房。
王聰聰自有周曉與喜娘扶,已經不用自己幫忙了。
還是早點去占位置吧。
婚房裏,李秋言還是才見到自己設計的衣櫃做出來的成品。
別說啊,這衣櫃看起來,還真的是特別的新奇。
但凡是來到這屋子裏的人,就沒有不對著這衣櫃嘖嘖稱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