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王氏剛給李向南打了個預防針,怕是李向南還真的就應下來了。

隻是他此刻心中正警醒著呢。

聽了張氏的話,沒有答應,就先露出些為難的神色起來。

李木鍛煉了一陣,現在多會察言觀色啊,他壓根也就沒想到娘會忽然說出這句話。

不等李向南說話,李木立刻就開口了:“娘,爹在外麵幹活,你就在家歇著吧。給他做做早晚飯,洗洗衣服什麼的,家裏的活也要有人幹。請不請人做飯這個事兒,估計秋言妹妹有計劃。”

李向南也反應過來了。

連忙接住李木的話茬往後說:“就是這個話,嫂子,不瞞你說,我負責找做工的。做飯的人,怕是孩他娘都跟別人說好了。就不麻煩你了。”

張氏被李木和李向南一起這麼說,麵子上就有點下不來。

還好,她也知道自己先前做的事情不經講究,也算理虧在先。

因此張氏就勉強笑了笑:“沒事兒,三弟,你們缺人手的話,記得還有嫂子呢。”

李向南哎哎的點了點頭,就逃也似得告辭了。

李向東在家埋怨張氏:“你怎麼不跟我商量商量,就說要去三弟家幫忙?”

沒看三弟還是對她有芥蒂嗎?

張氏剛才就挺委屈的,自己剛說了一句,李木就說了一大通。

李向南更是跑的飛快,好像生怕自己沾上似得。

見連李向東也說自己,張氏的心裏就更難受了:“我不是想也掙些銀錢嗎?”

誰知這句話一說出來,李向東和李木的臉色比剛才更黑了一層。

看李向東和李木滿臉不讚同的樣子。

張氏又有點不知所措了:“你們不讓我去,我就不去了。我也知道先前的事是我錯了,我隻是想和三弟他們關係處的好些。”

她雖說知道自己有錯,可現在,還真不知道怎麼彌補好。

眼見著老三家發達,想起以前的和睦,自己是真悔恨啊。

想當初,好好的跟著做酸菜多好。

也不至於錢沒掙到,還和兩個兒子離了心。

李木原本不想說什麼了,可看張氏這樣子,他還是沒忍住:“娘,若你真是想和三叔家搞好關係,就應該想辦法多幫忙,而不是想著法子賺他們的銀錢。”

張氏一臉茫然,自己不就是說去幫忙嗎?自己還說什麼了呀?

李木又接著說:“你聽聽我爹是怎麼說的,當哥的去給弟弟真心實意的幫忙,不要工錢都行。你呢,是隻想著掙銀錢,誰看不出你的心思?娘,以前你總說要給我和弟弟娶媳婦兒,花銷大,現在我倆都不用你管,咱家有那麼缺錢嗎?”

張氏一聽這話,眼淚嘩啦就掉下來了,兩個兒子都不用她管了,她心裏卻沒覺得輕鬆。

“娘不是,娘真沒壞心思,我就是...就是想著他們要請人,請誰不都是請...不給銀錢,讓我去幫忙,我也去的呀。”

張氏不知怎的,心裏一片委屈。

這邊李向南去找人,那是一片順利。

家門口的活計,還開這麼高的工錢。

不少人都拍著胸脯應下了。

有幾個關係近些的,也都是搖頭說要工錢不像話。

實際上,在以前,同村的人幫忙曬個土坯起個房子啥的,哪裏有要什麼工錢的。

也就是管幾頓好飯就完事兒了。

但這次工程大,也不是幫幾天忙的事兒。

李向南一一的解釋了,倒是也都很順利請夠了人。

若是張氏知道,怕是就會明白,自己說是想去老三家掙些銀錢的話,是有多麼大錯特錯了。

李向南這邊一切順利,王氏這邊就沒那麼順利了。

她相熟的人,大多數都已經在自己的娃娃作坊做工了。

她雖說已經嫁過來不少年頭了,可相熟的,還真沒那麼多。

不知根知底的,她又不想用。

想來想去也就找好了兩個人,就先回家了。

“還差一個,我打算晚上去問問你吳大娘,她認識的人多。”

王氏就這麼告訴李秋言。

李秋言說讓起碼找上三個人的。

那做重勞力的人,都能吃的很。

還得吃擋飽的,少不得要吃不少饅頭餅之類的。

不然,沒力氣啊。

做飯的人少了,哪忙得過來?

雖說自家閨女都用上下人了,王氏還是能省則省。

至少三個人,那就找三個人。

自己也能幫幫忙,又不管晚飯,作坊的事情,下午多做些也可以。

吳英的娘,吳大娘,那簡直是遠近聞名的大喇叭。

人又仔細麻利,相熟的人都是能幹的。

找她問,準沒錯。

李秋言還沒點頭,李向南就進來了,巧的很,剛好聽到了王氏的話。

“孩兒她娘,人沒找夠?”

李向南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句話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