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澤玉之所以要在這邊種紅薯,自然不是因為這邊的土地更適合種植紅薯。

他當然是有所圖的。

見紅薯長勢一片良好。

崔家就開始找自己的關係,想方設法的往上遞消息了。

說起來,崔家崔澤玉的父親崔修遠,不愛念書,無心做官,一直在外經商。

家裏的幾間藥鋪子,愣是讓他開遍了大越。

而崔瓊父親崔修恒,一路科舉順風順水,在朝做官也是順風順水。

年紀輕輕,已經在京城做了三品大員。

但相對於前些年在外麵的春風得意。

調回京城卻受到對頭打壓,並未得到想象中的重用,官途反而有些不順。

怕波及家眷,也怕施展不開。

恰好崔澤玉回了老家曆練。

崔修恒幹脆就讓崔澤玉帶著崔瓊及杜夫人一同回了青雲鎮。

這才有了李秋言與崔家人熟識的機會。

崔澤玉找到紅薯這物,自然是要給崔修恒添一筆功勞。

功夫不負有心人。

事情沒有白做。

對於糧食,哪個朝代都是重視的。

更別說這還吃不飽的時代了。

皇上對這紅薯也十分重視。

前兩天,皇上竟親自還出了城,帶著崔修恒,大司農,以及不少文官武官。

在崔家的地頭,一起看了一次收紅薯。

若不是崔澤玉早先交代過。

看到皇上的威儀,恐怕這些刨紅薯的漢子們,都要刨到腳上了。

一棵紅薯藤挖起來,帶起一連串的紅薯。

雖說這東西灰撲撲的,可一棵藤就能結這麼多嗎?

皇上驚奇的睜大了眼睛:“挖,繼續挖。”

他要看看,是不是每棵紅薯藤下麵都是如此。

是的,當然是這樣。

一點也做不得假。

刨幹淨這一小塊紅薯,早有提前準備好的人過來將紅薯一一過稱。

雖說在這過程中,皇上早已經看到了這恐怖的產量。

但斤數一出,還是沒忍住熱淚盈眶:“天佑我大越啊!”

大司農早就按捺不住了。

他的眼淚早就先於皇上流了下來,已是支撐不住雙膝跪地:“若這紅薯能推廣開來,恐怕再也不會餓死人了!”

眾官員早已全部跪地:“天佑大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等場麵,嚇得幹活的農人也都跪倒在地。

天子拿著金黃色的錦帕按按眼淚,聲音裏還帶著激動:“眾愛卿平身吧。”

“修恒,你來。”

天子親切的對著崔修恒問話。

崔修恒對這大侄子吹上天的紅薯,自然也是早有了解。

講解了幾個問題,就叫了恭敬候在一旁的崔澤玉:“皇上,這是我那侄兒。這紅薯,他是最了解不過的了。”

哦?

看著年紀輕輕還不到弱冠之年的崔澤玉。

這下,天子可是起了興致。

對於天子的提問,崔澤玉回答的可比崔修恒仔細多了。

文武眾官竊竊私語,不管心裏如何,麵上都是對著崔澤玉點頭讚歎不已。

英雄出少年,後生可畏諸如此類的話語不絕於耳。

崔澤玉臉上卻更為恭謹。

從懷裏掏出來一本裝訂好的冊子。

這冊子是抄錄好的。

字跡清晰,從紅薯的育種到收貨。

一字一句記錄的清晰極了。

天子翻看了幾下,就點了點頭:“頗是詳細。”

那口中的讚歎之意,任誰也聽得出來。

天子先將冊子遞給大司農,大司農恭敬的接了過去。

打開封皮先就讚了一句:“好俊秀的字體。”

崔澤玉忙謙虛了幾句。

這本冊子,自然出自崔澤玉之手。

“不必謙虛,我看這字確實不錯。”

可見天子是真的高興,還伸手拍了拍崔澤玉的肩:“果真是天才出少年。”

見崔修恒的侄子得了皇上的青眼,眾官員麵麵相覷。

這崔家,眼可見的又要騰飛了啊。

崔澤玉才不管他們想什麼,他做這些不為了自己,隻為了自家叔叔。

算著時間差不多了,崔澤玉就恭敬的請皇上去用膳。

雖說不到時辰,可皇上剛才還親自刨了兩鋤頭地。

這會兒,還真是餓了。

崔澤玉讓人準備的, 並不是什麼大魚大肉。

而是各色紅薯吃食。

紅薯一挖出,就撿了不少交給了早已在旁邊待命的崔家廚娘。

崔家廚娘對這紅薯不陌生。

或蒸或煮或炸的紅薯,一道一道就擺放在了皇上麵前。

嚐上一口,皇上是龍心大悅。

大司農也感歎不已:“想不到這東西還挺好吃。”

皇上也深有此感,看向崔澤玉的眼神越發柔和:“你是如何找到此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