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言跟著王氏一同進了灶房。

倒不是她多麼勤快。

實在是八卦呀。

一邊心不在焉的摘著菜,李秋言一邊問王氏英子的事兒。

王氏一聽就笑了:“她呀,有幾家給她說親的,你吳大伯吳大娘已經是挑好了一家,定好日子了。”

“啊,這麼快?”李秋言還有點不敢置信。

“快什麼快,翻過年吳英都十四了。先定下,再過上一年就成親。”

香慧自告奮勇擀麵,王氏此時也正在摘菜。

不過,她摘起菜來就快的多了。

八卦不耽誤幹活,手腳麻利的很。

見李秋言還有點兒怔怔的,王氏又悄悄與李秋言道:“英子見過了,她也點了頭的。”

說起來,英子的婚事可是十分吃香的。

吳青和他婆娘,兩人都是能幹的很。

一人在粉條作坊,另外一人在娃娃作坊。

攢下來不少銀錢不說。

是遠近聞名的踏實肯幹勤快人。

而英子人長得不差,也在娃娃作坊做工。

家裏弟弟還在鎮子上念書。

她的親事不少人盯著呢。

吳青夫妻兩個清醒的不得了。

並不去攀高枝。

選來選去,找了這個,是附近村裏的。

雖也是農家,可家中條件也說的過去。

英子悄悄看了一眼,臉就紅了。

這不,吳家人就開始張羅這事兒了。

定親的日子,就放在臘月。

吳家幾人,都已經提前與王氏告過假了。

李秋言點點頭。

這年代多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為盲婚啞嫁。

如英子這般,已經算是好了的。

更有甚者,直到掀起蓋頭,才第一次見麵的也比比皆是。

說起來,如自己這般,已經算是十分幸運了。

李秋言臉上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

王氏也笑的溫柔。

時間過得真快,英子都要定親了。

自家閨女的事情,眼看著這幾年也要操辦了。

眼見她們從小豆丁成長到豆蔻少女,王氏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如王聰聰,眼看著就要做娘了。

王氏悄悄問李秋言:“你姐有喜的事情,你知道了不?”

李秋言點頭:“知道了。我想著忙完上梁的事情,過去看看她來著。”

王氏笑眯眯的:“這是應該,不過呀,估摸著她後日也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