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娘做活計快,一個月下來,也差不多有一兩半銀子了。
王氏想著,幹脆每個月給她多發上個一百文,也就差不多了。
李秋言還挺驚喜自家娘能想到這茬:“也成,等到想提她做管事了,就再漲上一些。”
不能一下給的太多,要不以後加無可加,可就麻煩了。
王氏高高興興的答應了。
李秋言還在心中感歎,不止是物價的區別。
工錢的區別也是蠻大的。
府城,最基本的活計,低於二兩都沒人幹。
吳英娘家中孩子不用照料,飯食不用做。
做活計那麼快,拿的工錢也才一兩多。
不過,李秋言已經漲過一次工錢。
就算是拿在鎮上乃至縣城,這也算是很厚的工錢了。
阿旺和石頭也在車上,睜大眼睛聽兩人討論。
李秋言也沒就著這個話題再繼續講。
倒是李向南開口了:“你說那府城的宅子,打算啥時候搬家呢?”
李秋言搖搖頭:“還不知。”
在府城買房子這麼大的事情,李秋言自然也不會瞞著。
李向南和王氏高興的就別提了。
說到這裏,李秋言順勢就再次邀請兩人:“爹,娘,你們也一起去府城唄。”
上次提了,兩人都沒同意。
果然,這次也一樣。
王氏忙擺手:“我們不去,沒得給你添亂。”
李秋言不讚同:“咋會是添亂呢。”
李向南倒是有點心動:“可惜家裏這一大攤子放不下,不然,搬家這種大事還是要操辦一下的。”
閨女做事情向來有主見,宅子買就買了嘛。
李向南沒什麼意見也沒什麼建議。
就是說,搬家這麼大的事情,讓個小閨女辦,還是有點擔心辦不周全。
啊,李秋言險些忘了這茬。
是了,做什麼都要看日子的時代。
搬家,還真是大事了。
既是這樣,還真是個邀請兩人的好借口。
李秋言撒嬌:“去個三五天就回來了,耽誤不了什麼。家裏現在又不種地了。”
紅薯收完了,下了霜,辣椒也不成了。
眼下,家裏確實沒什麼活。
王氏卻道:“家裏這些作坊,還沒法安排呢。”
有什麼沒法安排的嘛。
李秋言想開口說什麼,看著石頭,到底是沒說出來。
“那你們不怕我操辦不好嗎?”
李秋言依舊在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