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對著這一大一小如出一轍的母女倆有些哭笑不得:“好好好,等回頭再說吧。”
李秋言可不依:“幹嘛等回頭,現在就說好嘛。”
趙氏無奈的笑了:“一會兒我和你外公商量下行不?”
當家的向來不愛出門,定然是不會同意的。
還是讓他出麵吧。
自己是磨不過這倆磨人精。
還不知自己變成了磨人精的李秋言,聽了這話倒是滿意的點了頭。
見李秋言不再纏攪,趙氏將餅子貼進鍋。
隻等餅子熟,就可以開飯啦。
李秋言把空間留給這母女倆。
自顧自的出門去了。
老王頭此時正在院中。
指揮著李忠和李向南往外麵搬東西呢。
李秋言好奇的湊過去一看,很熟悉。
還是那個之前她收山貨用的小桌子。
以及一套稱。
幾個大簸籮。
不用問,李秋言也知道這是做什麼的,老王頭總是想的那麼周全。
不過:“外公,這就擺出來了?”
時間還早的很呀。
老王頭笑得慈和:“一會兒就有人來了。”
不會吧?
李秋言看看日頭,怎麼著也得吃完午飯吧。
對於李秋言的疑問,老王頭隻付之一笑。
“外公,等我家宅子蓋好,你帶著我外婆和拴住過去住幾天唄。”
李秋言學著老王頭的樣子,蹲在地上抄著手和自家外公說悄悄話:“我外婆說聽你的。”
哪裏還有點淑女的樣子。
偏老王頭覺得自家外孫女哪裏都好,笑眯眯的應下了:“成。”
哇,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李秋言有些不相信。
飯桌上重提此事,老王頭還是這句話:“去唄。”
趙氏暗暗瞪了老王頭好幾眼,老王頭都沒察覺到。
見李家一家人都是真心實意的高興。
尤其是李向南,還說著:“到時候住到過年再回來。”
趙氏也覺得住幾天也沒啥。
隻是住到過年是萬萬不成的,忙擺手:“那可不成。”
王氏委屈:“娘~”
老王頭不管他們說什麼。
看著一大盆的板栗燉雞,沒有先去夾肉,而是夾了一塊外孫女大力推薦的毛栗子放進嘴裏。
毛栗子燉的都粉粉糯糯。
吸滿了肉汁,味道還真的不錯:“這雞和毛栗子搭夥,味道還真不賴。”
李向南倒是沒怎麼吃過這栗子,夾上一塊,眼睛就亮了:“這東西挺好吃的呀。”
王氏將信將疑的夾了一塊,嗯,味道確實不錯,不幹不硬,也不噎了。
忙招呼趙氏:“娘,你也來嚐嚐。”
不用說,又是滿滿的好評。
李秋言剛要開口說栗子的事情,就聽到外麵有人喊:“叔,叔,在家沒?”
老王頭也顧不得這一大桌子人啦。
趿拉著鞋就往外跑:“在呢,在呢。”
阿旺和石頭也坐不住了,李秋言幹脆放下筷子,也站起身出了門。
拴住啊啊的喊,偏越著急,仿佛剛學的話又越不會說了似得。
趙氏無法,也放下碗筷,抱著他一起出了門。
屋裏嘩啦啦的走光,竟是隻剩了王氏一人。
此刻的外麵老王頭已經和人接上頭了。
果然,是送栗子的來了。
原那來人還挺自在的,看著屋裏出來這麼一大片。
也有點不好意思了:“叔,打擾你們吃飯了?”
老王頭一揮手:“說啥話,你這撿的倒是快啊。”
這人滿臉笑容:“我和婆娘撿著,娃在下麵挑著。我就想來先問問叔,這樣的行不行?”
行不行,不是老王頭說了算。
李秋言撒開倆小娃的手,看向那一背簍的板栗。
別說,大小均勻,一點毛刺也沒有。
拾掇的還挺幹淨的。
李忠早放下了碗,在一旁候著呢。
看李秋言的眼色,先將這一簍子的板栗稱了稱。
帶著簍子三十七斤掛零。
李忠將板栗全部倒在事先準備好的大簸籮裏。
手又劃拉了幾下,沒有以次充好的現象。
又稱了下背簍,一個藤編的背簍足有兩斤出頭。
算下來,三十五斤的板栗。
要給上十二文銀子。
許是怕李忠抹零,那來人主動道:“我晚會兒再補一斤來。”
李忠點點頭,數出來十二個銅板遞過去。
這毛栗子,是真的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