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這麼一下午的毛栗子。
李忠記得賬清清楚楚。
竟有七百來斤。
支出卻還不到三百文錢。
而村民們也都滿意的很。
在家裏不出門,就能有少則十幾文多則幾十文的收入。
何況活計一點也不重。
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而最讓李秋言滿意的是,這麼多毛栗子,一個以次充好的也沒有。
全都個頭均勻,幹幹淨淨。
這年代的人,還真是淳樸啊。
隻是天色將晚,雖說還有人過來送,卻也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收完了這波人的,李秋言幹脆就讓李忠告訴大家,今日先收到這裏為止。
剩下的,明日再過來送。
有李向南和老王頭先前發的話。
大家倒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盤算著明日要去遠一點地方撿些才好。
李忠和李向南收了攤。
裝的滿滿的幾簸籮栗子,就有點讓人發愁。
專門拉貨的馬車,倒是可以拉個一千多斤的栗子。
可這是坐人的馬車,能拉的就很有限了。
再加上怕弄髒馬車,載貨量甚至連李家的牛車都不如。
“明日趕了牛車再來拉一趟就是了。”
李秋言這麼安排著。
順帶與李忠交代:“怕是這幾天,你就要常來王家坳了。”
這有什麼難的。
李忠當然是果斷的應了下來。
隻是,剛拉了一天。
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牛車確實也能拉。
但是嘛,第二天拉的是第一天的。
第二天收的,要第三天才能拉,甚至還剩了一些要留到第四天。
王家地方大,倒是也不必太過擔心。
這麼多栗子,從王家坳拉回來,就都堆放在李家莊。
先不說放下放不下的問題。
往府城運,可就沒這麼方處了。
起碼做不到每日過去拉吧,也得好幾趟才行呢。
李忠躬著身,等待著李秋言的指示。
“那栗子,還能收多少天?”
李秋言不答反問。
這個嘛,李忠辦事辦老了的,還真的是留了心。
“少說也能再收個十來天。”李忠謹慎的回答。
並且,今天收的還更多。
李忠過去的時候,都已經有人在排隊等了。
愣生生收了一千來斤。
僅僅這兩天的量,都有兩千來斤了。
按照這個進度,收個萬把斤,應當是輕輕鬆鬆。
雖說銀子花費不多,運輸確實是個問題。
李木在府城準備新宅子入住的事情,還抽不出來功夫。
而杜八斤,已經拉著粉條出去了,現在還不知在何方。
那些新買的小廝們,還沒調理過,有些不堪大用。
這麼算下來,還是無人可用啊。
一主一仆大眼瞪小眼。
“想不到,這毛栗子也能做這麼好吃。”
此時已經吃完晚飯,王大牛仍然正對著晚上的地鍋板栗燉雞誇讚不已:“你說說,咱們家言言腦瓜咋這麼靈活呢。”
王大牛樂得不行。
沒用的毛栗子也能想到吃法,這也太厲害了吧?
程氏也在一邊附和:“這還用你說,不過,這麼老些栗子,得配多少雞呀。”
說著,程氏還砸了砸嘴。
嗯?
李秋言心神一動。
人這不就來了嗎?
“你先去歇著吧,我想想。”
李忠了然的點點頭,轉身就退下了。
但是他也沒地方歇啊。
江哲帶著墨白走了。
阿旺和石頭也回了自己的屋子。
一張大炕,睡阿旺石頭墨簡加上李忠四個人,倒是也不多。
隻是,三個小的都在忙著做功課。
李忠也不好意思去打擾。
幹脆,站在院中看月亮。
李秋言不知李忠去了哪裏。
自己把眼神看向了正高談闊論的王大牛。
王大牛也察覺到了,順著自家外甥女眼神看過來,疑惑的摸摸頭:“咋啦?”
“舅舅,現在咱粉條作坊裏有多少人了?”李秋言不答反問。
“算上我倆有七個了。”王大牛回答的很快:“還要人?”
人差不多夠了的。
“你感覺用不?”李秋言又問。
“不用吧,他們的活計,做的都挺快的。”
“大舅,你要不先別在粉條作坊幹了。”
啊?
這是為啥?
一炕的人都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