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老娘在家看孩子,也辛苦。
也要給爹娘買些肉啊布的改善改善生活。
雖說回去一趟不少花銀子。
兩人心裏卻都是甜的。
隻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剛與兒子熟絡起來,就又該走了。
僅有的幾次回去,黃氏都是哭著回來的。
銀錢是掙了,孩子的成長,也錯過了。
乍一聽到老兩口要帶著孩子來李家莊住上一段時間。
黃氏和王二牛,就別提多高興了。
王氏又何嚐不知?
李秋言都這麼大了。
每每去府城,自己又何嚐不是日日想著,惦念著?
王氏安慰的拍拍已經有些啜泣了的黃氏:“這次我定讓他們多住些時日。”
住在李家莊,就能像向北哥,不,李管事一樣,日日回去了。
黃氏破涕為笑:“多謝大姐。”
很快的收拾好心情,轉而進了灶房。
還要準備晚會兒的生意呢。
而王氏,到底是沒經住李秋言的軟磨硬泡。
買了些東西去看了王聰聰一趟之後。
吃過飯,愣是拐去了一趟車馬市,盤算著買套馬車。
李向南是說不出的神采飛揚。
咱現在有銀子,也不必挑那最便宜的來。
不過,奢華的也用不著。
馬挑了一匹正值青壯年的。
李向南一眼就相中了。
買完馬,就是車廂了。
與李秋言的奢華馬車不能比,又比李木趕得專門拉貨的馬車強上一些。
車廂很寬大,兼具了實用和舒適的功能。
李向南滿意的很:“到時候去府城,咱也能多拉些東西不是?”
是的,是的。
王氏偷偷與李秋言吐槽:“看你爹那一頭勁兒的樣子。”
可真少見,
李秋言隻笑笑。
什麼年代,男人對車都是癡狂的啊。
不過,該省省該花花。
挑的東西不便宜,李向南講價也不含糊。
此時正與賣家唇槍舌劍。
李秋言也湊過去幫腔。
父女出馬,確實頂倆。
馬以及一套馬車用的東西,原本要十八兩的。
算下來,給了十六兩半的銀子。
香慧拿出兩張十兩的銀票,與店家會了帳。
李家,就又添了一個大物件啦。
李向南趕著新馬車春風得意,李秋言趕著舊牛車冷風陣陣。
對著陪自己坐露天牛車的香慧吐槽:“我爹非要跟著來,不是說幫我趕牛車的嗎?!”
怎麼自己掏銀子買了新馬車,結果人家兩夫妻坐在新馬車上親親密密。
當時說怕自己趕不好,現在怎麼就不怕了!
還要讓自己親自趕這破牛車啊啊啊!
咱就是說,是不是被針對了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