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收山貨,王大牛挺喜歡的。
但除去收山貨的時間,閑著也是閑著嘛。
王大牛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想給妹子家幫幫力所能及的忙。
王大牛很堅持,李秋言也沒多說什麼。
工錢不工錢的,她在意的不是這個。
自家大舅是個十分肯幹的,給工錢一點都不虧。
山貨確實不會一直有。
如同這個冬天,王大牛收完了山貨,這不是又過來幫忙做了些日子粉條嗎?
但春夏秋與冬,還是有區別的。
對於山貨這塊,李秋言是野心勃勃。
不過,現在說太多也沒用。
攤子畢竟還沒完全鋪開。
自己需求量大,到時候會需要王大牛四處跑著收貨。
他忙不過來,這粉條作坊他就想來,也來不了了不是?
何必把話說那麼明白,讓人認為自己不歡迎他呢?
至於程氏嘛,過完年酸菜作坊倒是還會再開一段時間。
最多也就到二月中的樣子。
酸菜作坊結束後,她是打算休息一段時間,不再做工了。
程氏還有些歉意的與李秋言解釋:“過完年,你聰聰姐身子就沉了。要不了幾個月就生了,我也得去幫幫手。開了春,家裏還有田地的活計,我怕是有些忙不過來。”
老王頭和趙氏年歲大了,不能再讓他們下地了。
程氏想的比王大牛周到。
李秋言當然能理解。
她笑著應下了:“那紅薯的事情,也需要大舅你們多操心。”
畢竟,明年王家坳的村民也要開始種紅薯了。
王大牛還是想的太少啊。
李秋言又與程氏道:“大舅媽若是明年冬天無事,還要來幫我看著酸菜作坊才好。除了你,我可沒有貼心人了。”
程氏來不來的, 到時候再說。
漂亮話李秋言總得說幾句。
再說了,程氏能來的話,她確實是會放心很多。
這話說出口了,程氏心裏比喝了蜜還甜。
高高興興的上了牛車。
與王大牛一同回去了。
自然,那二十兩銀子,李秋言也硬塞給王大牛了。
王大牛嘟囔著不像樣,被李向南和王氏說了一頓才好些。
而在李秋言家做工的大家都放了假,又臨近過年。
這幾天,就每日都有人殺豬。
有時候一天還會有好幾家殺豬的。
村子裏的豬叫聲每日不止。
配合著小娃們放鞭炮的聲音,打架吵鬧的聲音。
每天就別提有多熱鬧了。
而讓李秋言格外驚訝的是。
殺豬就算了,可每天都有殺豬的人家過來請李向南和老李頭過去坐席。
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李向南在這家坐著,被另一家拉走的情況。
到最後,還有人將殺豬菜挪在晚上吃的。
就是為了請李向南。
這可大大超出了李秋言的想象。
不是,就這麼受歡迎的嗎?
是的,就是這麼受歡迎。
老李頭坐席少,大家也不敢跟他鬧。
但李向南卻跑不了了。
他不僅日日去坐席。
幾乎每家殺了豬,都會挑上兩塊好的給李秋言家送過來。
光這些豬肉,都堆了上百斤。
王氏看著都發愁:“要知道,咱家的豬肉就賣一些了。”
自家的三頭豬全留著,當然沒有用完。
現在人多,王氏專門留了不少備著過年用的。
這下這個送那個送的,家裏竟有兩三百斤豬肉。
不要吧,他們扔下就走。
饒是李向南家人再多,也不可能吃的完啊。
李秋言出主意:“給我外公外婆帶些回去。”
王氏也是這麼想的。
可趙氏不要:“大牛回去也要殺豬,吃不完的肉。”
眼下日子好過了,不用說,豬肉王大牛肯定是會留夠的。
不止是這樣,王大牛還盤算著買些稀罕吃食呢。
果然,臘月二十六一早。
王大牛過來接人的時候。
不僅帶了一隻二十來斤的大豬腿,還帶了幾尾魚,幾斤羊肉過來。
說是特意給李秋言他們帶的。
年年有魚的好兆頭嘛!
至於那羊肉,王大牛說是村子裏的羊摔斷了腿。
村民要賣掉,王大牛幹脆要了些。
這下雞、肉、魚,各色都不缺。
還有李向北放假前特意鹵出來的不少熟肉。
李秋言一家,這是連年前的大集都不用趕了!
王氏鬱悶的很:“大哥,你沒見家裏有多少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