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出乎李秋言意料的是,方氏決定一人帶著冬雪一同過去。
很顯然,以她的性子。
做出這個決定,是很艱難的。
話沒說完,她人就先微微紅了臉:“會不會太麻煩?”
“麻煩啥呀,嫂子,我帶著小狗蛋兒都去了。咱們一道去,剛好漲漲見識唄。”
不用王氏回答,周氏就替王氏答了。
王氏與周氏一向親近,這事兒,兩人當然是早就私下說過了。
不僅她帶著狗蛋兒去,李向北也去。
而方氏要去,還真不是為了漲見識。
隻是一個母親的本能,擔心閨女,想閨女了。
王氏和周氏心裏清楚的明鏡一般,自然也不會說破。
笑著附和了幾句周氏的話,就試探著問:“我二哥不去?”
方氏臉上有些黯然,話說的倒還行:“讓他在家看門吧,沒得添麻煩。”
嗯。
就這樣李家的人也定完了。
李向南一家四口,加上老李頭楊氏老兩口子。
李木,方氏,冬雪。
還有李向北一家三口。
再加上老王家的人。
就是不算下人,也有十幾口子的人。
李秋言卻是絲毫不慌。
誰讓,自家地方大,馬車也多呢。
本來兩輛馬車就能坐下的。
李秋言硬是安排了三輛。
就是為了讓大家坐的舒服些。
老李頭會過日子,先就不舍得了:“趕兩個就行,咱雖說人數有這麼多,小孩兒不占地方。再說,擠擠也不要緊。”
李秋言也沒駁自家爺爺的麵子,笑著解釋:“爺,我李木哥還要用馬車。咱去的時候鬆散,回來的時候就倆馬車。免不了還得擠擠。”
嗯,這麼說,老李頭心裏就寬敞多了。
去的時候馬車鬆散,帶些粉條,娃娃啥的,也不算浪費。
誰知,如意算盤打算的挺好。
到了出發前一日,沒等李忠過去接。
一大早,王大牛就親自趕了牛車過來送人了。
小小的牛車上除了人,就是物。
裝的是滿滿當當。
行李倒是不多。
多的,是給李秋言搬家準備的賀禮。
就是這麼懂禮數,就連王聰聰的那份兒,都特意帶了。
李秋言無奈又感動:“我那裏什麼都不缺的。”
這下,老李頭想著拉些貨的念頭,也隻得打消了。
不過他卻說不出什麼來。
誰讓,他自己上鎮上,給李秋言也買了一大堆東西呢!
光大小木盆,就有五個!
嗯,李秋言很想說,自己什麼都有。
話卻也沒說出來,對著眾位長輩撒嬌:“木盆/炕席買的正好,正缺著呢......”
天曉得,這些東西帶過去,估摸著再見天日的機會,就很少了。
被李秋言一番彩虹屁拍的眾位長輩。
眉開眼笑的上了馬車。
不出絲毫意外,三輛馬車,塞得滿滿當當。
老李頭心中安慰自己,回來的時候,兩輛馬車,就不浪費了。
可誰能想到。
去的時候帶的東西多,回來的時候,更是不遑多讓。
好在李秋言那裏的馬車多,雖說李木不回來了。
愣是又叫了個小廝特意多趕了一輛馬車,將眾人與買的物件一起送了回來。
府城裏的東西是貴。
但那是相對的。
有些鎮上賣的貴價物件,到了府城,就十分尋常了。
算下來,比鎮上又便宜,又好。
這些女人們,可不就被激起了瘋狂的購買欲?
李秋言勸說有些黑臉的老李頭:“等來壽送完人回來,正可以多帶些粉條。”
嗯,老李頭也明白這個道理。
反應過來就覺得自己有點帶樣,尷尬的摸摸鼻子:“你安排,怎麼都成。”
讓李秋言偷笑了很久。
這也是後話啦。
眼下,一行三輛馬車,才剛剛停到青果巷。
除了來過的幾人,剩餘的這些人,就一個接著一個,比賽似得,狂吞口水。
剛到府城城外,就被這個巨大城池震驚過。
進了府城,也被裏麵的繁華震驚過。
可,那些都沒有實感。
但到了這青果巷。
麵前這處氣派的不得了的大宅是屬於言言的啊!
這下,震驚一整天的眾人,就更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