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歸有地方。

但,楊氏率先投出一枚反對票:“不能住那邊,你忘啦,那邊還有粉條作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楊氏這是,怕粉條的做法泄露了。

“實在不行,住我那邊。”

楊氏又猶豫著開口了。

這個,想也知道,定然也是不成的啊。

那邊還有娃娃作坊呢。

娃娃作坊要潔淨,更不成。

楊氏怕粉條做法泄露的這想法,倒是又與李秋言不謀而合。

這幾個人,不知根知底的。

總要先看看品性才好。

可是,這邊不能住,那邊不能住的。

讓這六個人住哪裏?

李秋言仔細想了想,就有了主意。

“眼下天氣暖和了。就讓他們先住在山上的小屋裏吧。雖說有些住不開,隻要等到忙完了這一陣,就再尋個地方,起一個土坯房分開便是。”

這樣,剛好也就不用李向南去山上住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此這般,以後慢慢的日子也就能過起來了。

若是毛頭毛蛋他們能攢下些錢,說不定還能娶上媳婦兒呢。

這樣安排倒是也還行。

幾人對視了一眼,就都點頭。

李秋言轉而安排爹娘:“娘,那你去撿著咱家不用的那些舊被褥,給他們拿些。爹,他們自己開夥,糧食是不是給他們也裝些?”

確實,既然是讓他們自己過,那不少的生活必需品就都得備上了。

還好,家裏才搬過家,也淘汰下來了不少東西。

幾人也不是光身來的,那先前毛頭毛蛋送過去的被褥,硬是舍不得扔。

這又帶了過來。

眼下他們最缺的,主要是吃食。

其他的,隨便扒拉些東西也就夠了。

然而不止是王氏和李向南。

就連楊氏和老李頭聞聲也都動了起來,幫忙張羅。

李秋言由著他們忙活,自顧自的邁步出門。

眼下屋外的六人,都已經將碗裏的麵條給吃的一幹二淨。

握著碗,不好意思放下,又不知道去哪裏洗。

而這麵條,先前大家倒是吃的都香噴噴的。

自李秋言跟著人進屋。

這幾人口中的麵條吃起來就有些沒有滋味了。

他們可是看到李向南他們的表情了。

對他們,好像不是很歡迎。

姑娘年歲不大,在這個家裏,真的說得上話嗎?

主子們,不會不用他們了吧......

也就年紀尚小的小月吃的一直很香甜。

她今日吃了許多想也想不到的好吃食。

此時,吃飽喝足,又與哥哥們在一起。

整個人就喜滋滋的。

剩餘的幾人,食不知味的吃完麵條,此時俱都麵帶忐忑。

正忐忑間,就見到姑娘笑盈盈的邁步出來了。

“姑娘,我們現在就能去幹活。”毛頭率先開口。

“是啊,是啊。我們都能幹活。”

李秋言怎麼會聽不出他們聲音裏的忐忑不安?

她壓壓手:“暫且不用。”

見幾人安靜下來。

李秋言這才繼續說:“活計不急,今日先將住處給你們安置了。”

安置住處啊。

這意思就是,都能留下對吧?

大家眼神中全都帶著希冀。

李秋言也不賣關子。

三言兩語將與家人們商議好的決定一說。

就見到一臉緊張的眾人鬆了口氣。

說實在的,雖說這宅子看起來就十分氣派。

但眾人並非賣身為奴,說他們不知足也好,說他們不識好歹也罷。

對於寄人籬下的生活,還真的是有些不安。

李秋言能這麼安排,實在是出乎他們意料。

他們倒是想不到娶媳婦兒啥的。

但,除了做活之外,還能過自己的生活,已經足夠讓人喜出望外啦。

這幾人也上道,齊聲跪地:“謝過姑娘。”

李秋言哭笑不得:“快起來吧。”

隻是,還有另外一件事呢。

李秋言摸摸鼻子:“你們怎麼稱呼來著?”

沒簽契,李秋言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呢。

名字,自然是沒有正經的名字的。

幾人還都挺相似,從生下來就做乞丐。

被人叫的最多的,就是小乞兒。

幾人搭伴過日子,就互相稱呼大哥二弟三弟了。

而小月先前也隻叫小妹。

這個名字嘛,是後來小月會說話後,總問自己叫什麼,這才隨便起了的。

誰讓撿到她的時候,是月圓之夜呢?

嗯,少不得。

起名廢李秋言又給起了名字。

起了這麼多名字,對於起名這件事,李秋言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手到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