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了這麼多次人,李秋言的喜好,杜昭陽自然也是知道的。
無非就是手腳幹淨,人正派,做活利索等等。
別看李秋言說的理所當然,她要人也不是白要的。
雖說幾人早就約定好了人手由杜家提供。
但畢竟杜昭陽是杜昭陽,杜家是杜家。
先前用的少還好說,現在需要的人手多了,規矩也一點一點完善了起來。
對於杜昭陽回去挑人,杜家沒意見。
但杜家也隻提供人罷了。
像采買人手所花費的銀錢,以及買回來進行簡單培訓時的吃住諸如此類的費用。
都是杜昭陽他們承擔的。。
一手交人一手交錢。
錢是從三人的利潤裏直接拿出來給了杜家的。
杜家更像李秋言三人進貨,哦不,進人的地方。
雖說成本增加了,但這樣才是相處的長久之道。
因為此事,杜夫人還多次與杜金鑫唉聲歎氣:“這幾個孩子,也太拿自己當外人。”
行走在外的杜金鑫反而覺得這樣很好。
他在乎的當然不是銀子,而是態度。
雖說杜家以後肯定是杜思陽和杜昭陽的。
可眼下,不還不是嗎?
說不好聽的,這是杜思陽和杜昭陽感情好。
杜家也沒那麼多汙糟事。
如若不然,指不定這個覺得我吃虧了,那個覺得你占便宜了。
家宅生亂,是大忌。
杜昭陽能這樣,他挺高興:“你呀,不懂。昭陽啊,跟著秋言且有的學呢。”
自己的傻兒子,杜金鑫知道。
這事兒若不是李秋言或者江哲提出,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層的。
杜夫人聽了杜金鑫的話,也沒再說什麼,隻交代了管事多尋些人過來備著。
李秋言三個這才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手來用。
後來杜夫人聽說李秋言從外麵買人,她還有點小失落呢。
不過李秋言買歸買,那都是自己用的。
店裏缺人手了還是會來杜府要。
畢竟,現買的哪有杜家的特意訓好的順手不是?
都商量好了,幾人也沒再耽擱。
幹脆就上馬車一同去了蜜甜茶茶,對粽子的事情做了一番安排。
畢竟粽子是個節令食物,早安排下來,也能多掙些銀子不是?
但讓李秋言始料未及的是,過完了端午節,蜜甜茶茶將粽子下架後,竟有許多老客不滿意。
硬生生的將粽子變成了常駐菜單。
這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眼下,杜二少爺到了蜜甜茶茶。
他豪橫的很,一揮手,就是二十個攤位撒出去了。
店裏的掌櫃傻了眼:“少爺,這......”
人手不足呀!
杜昭陽當然知道人手不足:“賣個粽子而已,我去家裏要人便是。”
不是,不單是賣粽子的事情啊。
聽少爺的意思,這些粽子要讓店裏包好去售賣。
老天爺呀,就是他們日夜不停的包,也供不上店裏和二十個攤位用吧?
李秋言也嚇了一跳,拉杜昭陽到一旁:“二十個,會不會多了些?”
“不多不多。”
杜昭陽掰著手指算,他將繁華地段念了一遍。
二十個放在這府城,根本就不顯眼。
他還嫌少呢。
李秋言擰眉:“那這樣的話,粽子就不能在這店裏弄了。”
她與江哲碰了個眼神:“幹脆,單請些人專門包粽子吧!”
也不用另外找地方,就先借杜昭陽準備開冰鋪子的地方用上幾天便是。
去擺攤的人倒是好說。
等明天杜昭陽挑了人,也先別急著送到火辣辣了。
讓大家在街頭先賣上幾天粽子,剛好也鍛煉鍛煉。
這事兒簡單,杜昭陽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隻不過,粽子讓誰來包呢?
包粽子可是個有些技術含量的活計。
一般人乍然上手,還真怕不成。
蜜甜茶茶這兩個,也是經過時間不短的練習,才能包的又快又好的。
見李秋言擰眉,杜昭陽和江哲也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