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孫劉同盟(2 / 2)

隨後孫權命周瑜為右都督,其實就是抗擊曹軍兵馬總領。命程普為左都督,而然程普為副總領。主要是看程普為江東最為年長,切為先父征戰多時。命魯肅為讚軍校尉,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總參謀長,幫助籌劃戰略。

經過昨夜孫權與周瑜長談,兩人商議,等會的軍事會議上要考察一下諸葛亮與林誌浩。一則是是否真心聯合抗曹,二則就是看看二人是否是真才實學。隨後諸葛亮、林誌浩才被孫權召來。

林誌浩和諸葛亮安坐於一旁,環看四周之後,發現在做隻有魯肅一員文臣,其餘都算的上是出戰的將領,兩人心裏已經有了底子。

“將軍既然主戰,不知請我們二位到來所謂何事?”諸葛亮大破了沉默,先一步問道。

“孤決定與曹操一戰,隻是不知先生又何妙策,可與曹操一決雌雄?”孫權問了起來,暗指該如何派兵布陣。

“亮已有計策。”孔明笑著回答。

“兩軍交戰當用何兵器為先?”周瑜問道。

“弓箭為先。”諸葛亮一口回答。

“兩軍交戰,主戰場為何地?該如何攻打?”韓當故意刁難起來,戰場伺機而動,預先誰哦讀無法預料,可能與水上作戰,可能與陸地上一決高下。

“兩軍最終交戰與長江之上,應已火攻破之。”諸葛亮已經預料最終決戰是在長江之上,而且用火攻之。

“大江之上多為西北風,一旦火起,則完全無效,反而會被大火燒到自己戰船,這樣無法贏得勝利。”孫權問道,深知其中道理。

“亮自有辦法。可使大江之上吹起東南風。”諸葛亮從容說道。

“然蔡瑁、張允熟悉水上作戰,恐火攻不能對其有效,該如何解決?”淩統問道。熟悉水上作戰的淩統說道了要害,蔡瑁、張允不除,火功不能有效的燒毀曹軍戰船。

“亮當驅兵偷襲,可斬殺二人。”諸葛亮說的更加堅定,似乎早有把握在心中。

“兩軍交戰,弓箭為先,不知需要箭支多少?”魯肅詢問起來。

“箭支百萬。重型戰船二十艘,中、清型戰船而個十五餿足以。”諸葛亮已經算好需要的軍械,已經戰船的數量。

“如今江東箭支缺少,不知先生能否短時間弄到手?”黃蓋又提出刁難性的問題。

“區區十萬支箭何足掛齒,然兵工廠裏頓有百萬之箭,可滿足需要。”諸葛亮回答的更是簡單。林誌浩在一邊聽的大為驚歎,若是如此問來恐怕無法回答。然而諸葛亮卻輕而易舉的,很從容回答,確實厲害。

然而江東諸將聽完諸葛亮的話後,議論起來。雖然與曹操決戰與水上,都想到一起了。可是弓箭短時間無法弄到。要殺蔡瑁、張允談何容易?再者天氣變化莫測,孔明居然說可以使江上吹起東南風。

林誌浩歇著眼看了一眼諸葛亮,盯了他一眼。諸葛亮目光斜角已經看到了林誌浩的眼神,知道他眼神的意思。

孫權卻相信諸葛亮所說話。當初諸葛亮向他推薦諸葛亮的時候,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心中計策無數,可有千軍萬馬。然有耳聞,聽隱士‘水鏡’先生說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今天聽諸葛亮如此說來,到感覺到他有一種神秘的感覺。

孫權大笑起來,有孔明指點,周瑜坐鎮指揮,此戰必勝。忽然間,孫權便緊鎖眉頭,諸葛亮雖然說明,他又辦法解決,到每一件都很難辦法。故而詢問起來:“不知現在需要什麼樣的幫忙,才能有弓箭十萬?還有東南鳳和除去蔡瑁、張允二人?”

諸葛亮看向遠方,隨後轉向看著孫權:“時機未到,亮心中有數。”孫權不在追問,隨後設宴款待諸葛亮、林誌浩二人,並且當場便宣布與劉備同盟,寫下接應狀,回複曹操。就這樣,與曹操之戰悄然的開始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涿鹿、鳴條、牧野、垓下、昆陽、官渡之後,有史以來這是第一次在南國的土地上演繹天下之鏖戰,這個地名就叫做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