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水炮阻敵上(2 / 2)

皇太極這兩年聽從寧完我的建議,在蒙古人和當地漢人中選了一些比較忠心的人編入軍隊裏,按寧完我的建議除了女真八旗外還要成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皇太極深以爲是準備逐步實行。爲了檢驗這些新加入進來的士兵的戰鬥力,皇太極讓人帶領蒙古兵和漢軍兵各一萬共兩萬人去錦州。這兩萬人去了一天後第二天就帶回來消息,說明軍大約有兩萬左右的人在右屯阻擋,據說右屯後麵的大淩河堡還有三萬人,也就是說共有五萬左右的明軍在阻擋自己去錦州。

明軍要想攻下錦州就必須顧忌遭受兩麵夾擊,所以說明軍有部隊阻擋並不奇怪,但是令皇太極感到奇怪的是前方得來的情報說明軍並不想拚命。因爲右屯是哨堡地方不大周圍地勢又比較平坦,不具備據險而守的條件,而且右屯的明軍既不壘城又不挖壕,遇到進攻隻是放槍放炮,放完後在騎兵的掩護下慢慢後退一段距離又開始停下來。負責去錦州的這兩萬人本想衝上去『乳』砍一番,但是發現明軍在撤退的時候撒了很多鐵蒺藜,隻得一邊清除障礙一邊緩緩前進。

皇太極不知道明軍在打什麼鬼主意,但他從明軍在撤退中撒鐵蒺藜一事中分析出明軍暫時無意東進,也可以進而得出錦州還沒有被明軍拿下來的結論,於是命令繼續前進隻是小心注意埋伏。女真人在《三國演義》中看到很多圍困城池不打專打援兵的戰例,後來實際運用時也用得很是得心應手,怕自己這邊也被明軍來個圍點打援。好在明軍好像並沒有看過三國,隻是不斷放炮然後不斷後退,雖然給支援錦州的這兩萬人馬造成了些麻煩,但是也沒能阻擋住其腳步。

約十天後當這兩萬援兵來到大淩河堡前的時候,才發現開始那兩萬人不斷製造麻煩又不拚殺的原因,隻見本來不大的大淩河堡圍了一圈冰土牆,已經變成了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小城。正對著東麵的牆壘得很厚但不算高,隻是因爲牆下麵的地已經被挖得很低所以顯得牆有一定高度。大冬天的凍土比鐵還硬不知道這些明軍是如何挖開的,右屯的明軍緩慢後退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爲這道防護牆沒有完工,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完工了正等著承受攻擊。

蒙古人的『性』子是比較急的,來了後就想先衝到牆下向上爬,但隨行的漢軍兵比較有想法,他們告訴急於立功的蒙古人要爬牆先得下坎,如此一來很多士兵都會死在牆下的坎中,應該先填平這個深坎再說。蒙古人一聽深以爲然,隨行看過三國的女真人也連連點頭,他們指出當年諸葛亮平定南方時看見不太高的矮城就先填土然後上城。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想好了進攻的辦法大家馬上就分工,一些人去撬土一些人去搬運,另外一些人就準備搬起這些凍土塊去投擲。要把搬運來的凍土塊投到明軍防護牆下的大滿裏必須先得過河,過了河以後再跑幾步就可以發力丟土塊填滿了,負責丟土的士兵剛剛一跑到河中間,明軍這邊開始發勤了。

隻聽得“咚咚咚咚”幾陣響,幾十門佛郎機炮開始放炮,如果這些炮彈是對著人去的也不擔心,因爲冬天裏地上全是冰雪炮彈不會彈起來傷人,砸在哪裏哪裏就是一個痘會彈起來造成二次傷害。但是這些炮彈都不是對準人的而是對準大淩河河麵的,結了冰的河麵被幾十門炮一頓『乳』砸,頓時就砸了無數個不大不小的洞。

進攻的人被這一通炮砸得莫名其妙,看樣子這些炮的著彈點都是算好了的,全部都是瞄準河麵在砸,問題是在河上砸幾個洞效果應該不是很理想,最多讓進攻的人不小心崴著腳,除了倒黴鬼正好被砸死沒多大殺傷力。這些剛剛在皇太極虛參軍的蒙古人和漢人還沒有搞清楚明軍向河裏的用意,明軍的真正攻勢來了,隻見防護牆頭的鐵管裏突然噴出無數水龍,遇到寒風立即變成拖著白霧的冷水,不斷向河麵上的士兵噴灑過去。

佛郎機炮砸人主要是威嚇阻擋,真正能砸著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倒黴蛋,這些噴灑過來的水龍纔是要命的東西,因爲噴『射』的管子多範圍大還能左右掃『射』著噴,所以沒有人能夠躲得過全被噴得的。在極端寒冷的遼東冬天裏身上被噴溼,很可能馬上就會凍成冰棍,被淋一身水的士兵們大駭之下立即轉身就跑,有好些反應慢淋水多的當場就成了冰人,被擡回去也死了好幾個,沒死的也失去了戰鬥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