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陳兄來訪,有失遠迎,還請恕罪。”大老遠,羅鵬便抱拳道。陳彪見羅鵬走來,也急忙起身見禮,客套了幾句話,順便為陳彪引見了周侗,陳彪也是練武之人,嗜武如癡,今日見得武林名宿,自是非常激動,若不是有事在身,當下就要請教周侗指點一二。分賓主就坐後,下人很快便端了香茗上來。羅鵬學著古人的模樣,拿茶蓋撥了撥浮在水麵上的茶葉,輕茗一口。“自上次酒樓一別後,已有旬月,在下真是很想再睹康王殿下的風采,就是沒有機會,不知道陳兄今日來此,是否是殿下要見我?”“公子客氣了,我家殿下與公子一見如故,更是被公子的才華氣度所折服,本想早日回訪,無奈年關將至,宮中、王府俗事纏身,是以拖到今日,才差遣在下邀請公子於明日晚間至康王府赴這元宵之宴。”說著,雙手恭敬的遞過請柬,陳彪雖是趙構親衛,身份貴重,擔羅鵬是趙構看中之人,日後若是得王爺提攜,前途更是不可限量。是以禮數上做的非常周到,不敢有絲毫馬虎。
羅鵬打開請柬,一入眼便是幾個龍飛鳳舞的行書,讓心一看頓覺賞心悅目。趙氏皇族自太祖以來,便非常注重文人,是以宋代的文化繼唐朝之後又出現大繁榮時期,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都是古代中國文化的高峰,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位是宋人,特別是詞這一出現於晚唐的新型題材,更是被宋代文人展現的淋漓盡致,是中國詞文化的黃金年代,宋詞與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並稱雙雄,這也從側麵反映了宋代經濟的繁榮,才能造就如此輝煌的文化。
宋代對皇子的教育,更是非常重視,除了太祖、太宗皇帝是馬上皇帝,其他繼任者都是飽學之士,要是不當皇帝,當個學術大家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偉大的藝術家兼道君皇帝,也就是當朝天子,徽宗趙佶,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丹青水墨,或是琴曲音律,無所不精,他的工筆花鳥畫和自創的瘦金體,更是流傳後世,從這一點來講,他去當皇帝,真是入錯了行。
趙構身為趙佶的兒子,受父親影響,也是學富五車,在行書和草書上更是有著極高的造詣。其實在穿越來之前,羅鵬是非常痛恨趙構的,因為正是他懦弱成性,冤殺忠良,才使得嶽飛慘死,北伐無望。不過此時他年紀尚輕,胸懷大誌,與曆史上那個膽小猥瑣的形象還是有很大的出入。想到這裏,羅鵬不禁有個主意。“要是自己能時時對他進行引導,從現在開始對他灌輸強兵的理念,再把他身邊的奸臣小人全部清理幹淨,相信日後他能是個好皇帝,不過此事還需慢慢琢磨,從長計議。”
“煩請陳兄回去稟告殿下,就說在下感謝殿下的美意,明日定會準時赴宴。”陳彪見羅鵬收了請帖,答應了明日之邀,心中也放下了這樁事。當下便拉著周侗,硬是要他指點自己的拳法,周侗見他心誠,又是徒兒的朋友,推辭不過,隻得帶他往演武場而去。
既然決定答應康王的邀約,自是要好好準備一番。自己初來宋代,雖說有師傅照應,但他終究不是官府之人,對自己的幫助有限。如今搭上趙構這條線,一是確實被他的風采所吸引;二是這也的確是目前為止唯一的終南捷徑。想到再過幾年,金兵就將南侵,整個大宋北方,都將遭遇戰火的蹂躪,自己要是沒有實力,不僅不能夠實現驅除韃虜的誌向,就連安身立命都有困難。要是此次能借助康王,在東京打響自己的名頭,最好是引起當今天子的主意,到時候自己或從軍或入仕,都快捷了許多。宋代實行的雖是科舉製度,但是如果有朝中重臣的推薦,也還是會有得到官身的機會,隻是比較起正宗科舉出身的官員,還是差了許多,這個身份終究會讓人不屑。不過羅鵬來自後世,沒有這些講究,再說了,行大事者,不拘小節,自己為的是民族大義,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了。打定主意之後,羅鵬當下就把師姐找了過來,商量商量他明天出席宴會的包裝問題,畢竟他隨兩世為人,還是第一次出席這麼高級的場合,要是到時候鬧了笑話,也是好生沒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