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晁蓋上山(1 / 3)

自蕭鼎回到梁山,眾人接著,見又添了三位頭領,都是喜悅,眾人聚義廳慶功自是不提。蕭鼎使樊瑞項充李袞三人都做了步軍頭領,此次回山,招募了數千工匠百姓,得精壯兩千餘,加上芒碭山近兩千嘍囉兵,都編入軍中。此時梁山已是有馬步水軍一萬八千人,其中水軍三千人,馬軍一千,步軍一萬四千人。山寨此次出兵,得糧草銀錢軍資器械無算,真個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自此山寨招兵買馬,積蓄糧草,時常操練軍士,整飭軍紀。

不覺間,已經到了盛夏時節,自眾人上的梁山已是兩年的光景。盛夏天氣炎熱,酷暑難當,山寨無事,蕭鼎倒是時常與晁保正宋公明書信往來。

不說梁山,隻說大名府留守相公梁中書。其人乃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現今已是盛夏,梁中書近日煩悶不已,卻是為何?原來下月乃是泰山大人蔡太師的生辰,往年此時送與泰山的生辰綱早已出發。然自去年生辰綱被賊人所劫,至今尚不知是何賊人所為,更無從捉拿了。是以,梁中書心中十分煩悶。

卻說這日,自東京押解來了一配軍,公文所書,此人楊誌,原東京殿前司製置使,前番押運花石綱,沉了船,因此被削了官職。後走高太尉門路不得,於東京誤殺潑皮,因此刺配大名府。

梁中書見了楊誌,觀其儀表不俗,舉止之間又頗為知禮,遂多問了幾句,乃知曉了前因後果。又思自己正無人可派押運生辰綱,起了抬舉之意,又怕軍中不服,因此叫其軍中演武比試。果然,這楊誌弓馬嫻熟,武藝高強,當場抬舉楊誌做了副牌軍。

卻說這楊誌,乃五候楊令公之孫。此人生的七尺五六身材,麵皮上老大一塊胎記。自小習得家傳武藝,十八般兵器樣樣皆通,武藝高強,人稱青麵獸。

梁中書抬舉了楊誌,次日,又請楊誌到的府上,差令楊誌押運生辰綱。楊誌感其恩義,當場應允。數日後,點選精細強壯軍士二十人,扮作客商,將生辰綱分裝在箱子裏,由二十軍士挑擔,又拿了樸刀,隨行的有兩個府裏的虞候和老都管。一路上隻走大路,曉行夜宿,十分的仔細。逢林不入,遇山繞開,萬分的提防剪徑的賊人,占山的草寇。

熟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自生辰綱出的大名府,江湖綠林中的英雄好漢早打起了主意。楊誌一行人來到濟州,卻惹出了八個好漢,終是丟了生辰綱。哪八個?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赤發鬼劉唐,石將軍石勇,沒麵目焦挺,錦豹子楊林,白日鼠白勝。這八位好漢,早打聽的生辰綱的消息,沿途道路,縱楊誌如何的小心仔細,也難逃智多星吳用的算計。

不提丟失了生辰綱,楊誌無奈,流蕩江湖。卻說老都管與二位虞候,因丟失了生辰綱,一紙狀紙遞到了濟州知州張叔夜手上,狀告楊誌背信棄義,夥同賊人劫了生辰綱。

這張叔夜乃大宋名臣,廣有謀略,善曉兵機。張叔夜雖不齒蔡太師梁中書他翁婿二人搜刮民脂民膏,然清平世界,賊人竟膽敢劫持當朝太師,如此膽大妄為,令的張叔夜怒火中燒,且又是在濟州作案。當即押了文書,出了賞錢,差令各縣限期拿賊。各縣公人於道店村坊之間,四處尋訪,追拿賊人蹤跡。

卻說自劫了生辰綱,眾人都躲在晁蓋莊上,暗地裏使人打探消息,知曉公人追拿的緊,因此吳用吩咐不得外出。眾人足不出戶,整日間吃酒飲宴,好不快活。

然而卻不知樂極生悲,八人中白日鼠白勝貪杯好賭,整日間不得外出。雖說吃酒飲宴快活,但終是時日一久,白勝手癢難耐,悄悄地攜帶銀兩,到的村中賭坊,無奈賭運不佳,連賭連輸。白勝賭的興起,又飲了幾碗黃湯,加上有了銀錢,出手闊綽,卻不知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你道為何?卻是這白勝乃是一破落戶,不想今日出手如此闊綽,近日來官府又是尋訪賊人的緊,村裏村外何人不知?有那貪圖出首賞錢的賭棍,悄悄地告知了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