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兵發濟州(1 / 2)

張叔夜得知梁山打破祝家莊三莊,裹挾百姓上山,心裏恨恨不已,誓要剿滅梁山,乃喚一心腹商議。此人名叫黃彥,為人陰狠毒辣,人家都稱其黃蜂刺。

張叔夜與其說了,黃彥道:相公勿憂,梁山賊人所依仗者無非是八百裏水泊,此地利也;朝廷在我,此人和也;我與梁山賊人各執其一。此時深秋,乃是梁山賊人又占天時,是以我大軍奈何賊人不得;然待到寒冬時節,梁山縱有水泊地利,但泊麵結凍,天時在我,彼時相公盡起大軍征討,便是賊人覆滅之時。

張叔夜聽了,大喜。

黃彥又道:相公可下令,禁絕各地米糧流入梁山,違者以私通賊寇論罪,以斷其糧草。相公再令各縣推舉本縣豪傑之士,招入禁軍,然後操練士卒,隻等隆冬。

張叔夜深以為然,乃按黃彥所說,行文各縣不提。

卻說祝龍祝彪得趙家莊二位兄弟接應,才得脫大難。大軍一路往東北方向行去,走了約有五六日到的鄆州東阿縣,趙家村就在城外七十裏。這趙家村乃是東阿縣一大村,村裏有村戶近三千戶人家,其中有一家更是了得,便是趙家莊。莊主趙老英雄早年從軍,立過軍功,做到從義郎。後來因惡了上官,乃辭官回到家鄉,置辦家業,買屋購田,娶妻生子,掙下了好大的家業,就在趙家村建了個趙家莊,莊裏佃戶有六七百戶。趙老英雄膝下四子,長子趙世英,二子趙世雄,三子趙世豪,四子趙世傑。這四兄弟,自小習武,得傳於趙老英雄。趙老英雄當年馬上一杆槍不知會過多少英雄,敗過多少豪傑,槍法甚是了得。這四兄弟得了趙老英雄真傳,個個武藝不凡,號稱趙家四虎。趙老英雄對村民佃戶皆有恩義,村民皆服其人。趙家四兄弟不愛讀書,隻喜舞槍弄棒,往日間時常操練自家佃戶。趙老英雄見四子不喜文事,偏愛武事,便有了使四子從軍的心思,時常教導四個兒子兵法韜略,排兵布陣的本事,又時時告誡四子要忠君報國。此次張叔夜征召豪傑征討梁山,趙家莊頭一個響應,就是因為趙氏父子心懷忠義,一心報效朝廷。

祝龍祝彪隨趙家二兄弟到了趙家莊,拜見趙老英雄,謝過活命之恩。趙老英雄因見二人盡忠王事,全家遭梁山賊人所害,大為敬重,於是吩咐趙家四子好好款待二人。卻說這一日,趙老英雄收到張叔夜書信,討要四子,入禁軍為將。趙老英雄大喜,留下幼子趙世傑,使三子及祝家二兄弟帶數十莊客,趕往濟州不提。

卻說濟州鄆城縣知縣時文斌得了州府公文,乃召宋押司商議。時文斌給宋江看了州府書文,然後道:宋押司,知府大人來書,要本縣推舉豪傑,入禁軍。押司看本縣該推舉何人呢?

宋江道:但由知縣相公做主便是。

時文斌道:本縣朱仝雷橫二位都頭,武藝高強,可入禁軍,押司以為呢?

宋江知時文斌是要賣自己一個人情,當下道:宋江替兩位都頭謝過相公。當下時文斌寫下文書,差人送與濟州府,保舉朱仝雷橫二人入濟州禁軍。

待落了衙,宋江從縣衙處回到自己家中,尋思道:知州相公此舉,意在梁山,如此梁山危矣!我與那蕭鼎時常有書信往來,兄弟相稱,此人乃真義士,隻是無奈落草,且其對我有活命之恩。況且晁保正現今也在山上,我不的不救二人。當下計較已定,乃修書一封,令其弟宋清親自送往梁山,將張叔夜之計告知。

梁山得知,眾人大驚。

蕭鼎道:若無宋押司告知,我梁山危矣!

姚好古點點頭道:大朗所言不差。到的寒冬,我山寨禦寒之物不如官軍;我糧草囤積不如官軍;我山寨軍資器械也是不如官軍;到的隆冬,我山寨兵力更是不如官軍。有此四不如,我山寨危矣。

許貫忠道:先生所言甚是,彼時泊麵結凍,我山寨無有水軍之利,失了地利。再者,此時離隆冬尚有四五月份的時間,以張叔夜的謀算,此人將整合禁軍廂軍,訓練鄉勇,到時官軍起大軍圍剿,隻是圍困,我軍便不攻而破。

馮繼勳晁蓋吳用公孫勝幾人以及其餘頭領都點頭讚同。

蕭鼎對宋清拜道:四郎回去請向押司轉達,我梁山上下感宋押司活命之恩,大恩不言謝,日後若有用到我梁山之處,我梁山上下必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宋清不敢受蕭鼎之拜,閃身避過,道:頭領客氣了,頭領的話,我必帶回,告知三哥。

當下蕭鼎吩咐安排酒宴,宴請宋清,宋清堅持不受,蕭鼎無奈,送其下山。

待宋清下山後,蕭鼎對眾人道:眾兄弟,如何應對?若有良策,盡請道來,萬勿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