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確信我是孔祥安!
不過我是孔祥安的形象,理論上說,我的思想還是我自己的,還是韓萱。
看著眼前的自己,其實是孔祥安,那一臉痛不欲生的樣子,我覺得這個世界太神奇了,太好玩了!
我是女孩,家裏唯一的一個孩子,可是我真的很壓抑。
爸爸和孔祥安的爸爸是同學,都是X大附中的,同一年插隊下了鄉去了同一個地方,不同的是,我的爸爸是高66的,他的爸爸是初66的。
在陝北的一個農村呆了兩年多,高66和初66又同時分到了陝南的一個小鎮當教師,初66到了那裏就娶了當地一個美女,那就是孔祥安的媽媽,很快就有了國泰民安四兄弟,而高66一直到1975年,才和一個來自上海的插隊知青結了婚,才有了韓萱。
可惜,孔繁昱(孔祥安的爸爸)有四個兒子,國、泰、民、安,而韓浩燎(韓萱的爸爸)卻隻有一個女兒,在韓浩燎還沒有想清楚是不是再要一個兒子的時候,也就在韓萱剛剛兩歲的時候,高考恢複了,高66一生中第一個轉折點來到了,成為一名大學生,那是韓浩燎畢生的追求,高66義無反顧地放棄了第二個孩子,也響應了計劃生育政策,拿起了當年的書本,為1977、1978兩年恢複高考,貢獻了一千一百萬那龐大的分母的兩個分子……跟韓浩燎有著相同求學夢和不同的返城夢的人,太多了。
畢竟是拋下了知識太多的時間了,韓浩燎努力了兩次,不得不放棄了,把目標轉向培養韓萱成為一個大學生。
韓萱從小就很努力,也不得不努力。在眼中,與她同齡的孔祥安是她最羨慕的人,從小無憂無慮,上麵有三個哥哥,沒人敢欺負,學習一直也不錯(小學和初中,後文會慢慢記敘)。
韓萱很苦惱,從小到大,韓浩燎就像是自己的陪讀一樣,居然跟她一直保持在同一所學校,她念小學的時候,韓浩燎在當地鐵路附屬小學教語文,她念中學的時候,韓浩燎作為優秀教師,被上調到當地鐵路中學繼續教語文,而且,初中三年都是自己的班主任!
在這裏,不得不佩服韓萱的爸爸韓浩燎這個家夥了,在韓萱上了學之後,韓浩燎不知怎麼的又有了一種壓力,他覺得自己過去學的那些東西,小韓萱上校學的時候自己還能跟上給跟她輔導和教育,一旦小韓萱上了中學,也許自己就跟不上了,未雨綢繆,也為了韓家能出一個大學生,韓浩燎咬著牙報考了SX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係的成人自考班,一方麵算是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另一方麵,他要一路守護小韓萱出人頭地!
“教曆史的那孩子這次考得不錯,你怎麼樣?有信心嗎?”這句話,是韓萱從小到大,聽得最多也聽的最煩的一句話。
在韓浩燎眼中,高66算是知識分子,初66隻能算還沒畢業的學生,知識分子能在學校教主課,而沒畢業的學生就算教書最多教教副科而已。可是,教曆史的孩子在小學第一學期就考了第一雙百,教語文的知識分子的孩子隻考了199,並列第二。
韓萱對韓浩燎的這句話敢怒不敢言,初66怎麼了,不也是下鄉知青麼,教曆史怎麼了,人家孔日立教曆史很有一套,學生們都很喜歡的;更何況,小學第一學期,雙百和199的差距有多大?至於麼這麼耿耿於懷一輩子?!
不過現在,韓萱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把這種壓抑宣泄了出來了,雖說剛剛也哭了,可哭完了是一種暢快,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反正現在很爽,甚至很想大喊一聲,“我他媽的是孔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