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犯罪心理(2 / 2)

葉北生回憶著,“正常人的走路速度,二十分鍾吧,當然奔跑或者騎自行車速度更快一點。”

“如果是這個人看完你第一個案子後麵的演講沒聽,直接就來犯罪了,想繞開眾人視線偷鑰匙開鍾樓,這怎麼的也需要個半小時吧,還要運屍澧呢,除非他早就把屍澧放在了鍾樓上麵。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把禮堂到鍾樓這個位置上攝像頭拍到的人作比較,也許就能找到了。”

“很抱歉,監控今天都是我看的,禮堂到鍾樓一路上騎自行車的不計其數。至於你說的是否把屍澧藏在禮堂裏,這一點不成立。”小趙插話。“因為門上的鎖鏈痕跡鑒定,是沒有打開過的,灰塵的位置都沒有變化,而且鍾樓裏沒有一點水跡,而死者是死前肺裏大量積水,應該是剛剛溺過水。”

張蓮繼續道,“不管怎麼說,從心理學角度上,這個殺人犯是想得到矚目,如果他是聽了課件正中了內心。就比如美國加州的殺人犯用藝衍手段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同時也是一種對於藝衍的崇拜,他把人吊在教堂十字架外,還是倒吊,這是對上帝的一種蔑視,換句話說這個人是具有很強類的反社會人格。

他是在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如果課件裏的這句話正中了兇手的內心,這個案子的兇手應該就是對校園規則的不滿,而進行的挑釁,鍾樓是安城大學的標誌,珍惜時光不負韶華的校訓寓意,這個人做了反方向的倒吊,他是在惡心誰,是在挑釁安城大學,還學生。我覺得該從那些考試掛科和保研不成功學生開始查起。”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監控看,從一樓到七樓的走廊裏都是學生,雖鍾樓入口沒有攝像頭,但走廊攝像沒拍到任何人在今天上午或者昨天晚上接近那道門,我也說了鑒定科覺得那道門很久都沒有打開過,上一次開還是一年前維修,從鐵銹灰塵看,這門最近根本就沒開過。所以兇手怎麼上去的,還要帶著一個溺水的屍澧。正是這一點。”

小趙突然也覺得手裏的飯不香了,“看到了嗎,門沒開過,那鍾樓裏麵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上去了,難道鬧鬼不成?”

“趙雲峰,分析案情你能不封建迷信嗎?”

張蓮翻著白眼。

“能不叫我全名嗎,我喜歡被人叫小趙,或者雲峰。”

張蓮懶得管他,抬頭看葉北生,“你想什麼呢,從剛才分析案情你就沒參與。”

“我從剛才就一直在想,如果咱們分析的成立,那兇手很大可能就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說不定就是死者男友呢,現在想這麼多也沒用,等張宇那邊做完她男友筆錄,沒準就水落石出了呢?”

話音未落,那邊電話就來了。

死者男友已經排除了嫌疑,因為有不在場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