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突發奇想(下)(1 / 2)

火柴的科學研發工作還在進行中。讓人煩惱的是土法製造的火柴不安全,一堆火柴頭擠在一起怕磕碰,總不能告誡人們懷揣火柴走路時要小心,別讓火把自己給燒著。記得以前聽說過剛時興火柴時,曾有過褲兜裏的火柴自燃這碼子事。“你非把它們擠成一堆放著,分開放不就行了?”燕子說。我一拍頭,怎麼死腦筋。現代的火柴是安全火柴,包裝是個小紙盒。我怎麼總想著非要用同樣的包裝呢。哎,是慣性思維方式惹的禍。現代的千萬人,千萬件事就是因為跳不出慣性思維方式的怪圈,慘遭失敗。我穿越了四百年,怎麼這個怪圈還附體相隨。做一個硬紙片,把二十幾根火柴誰也不挨誰的插上去,再把紙片和上,就這麼簡單!封麵還可以印上吉祥話:用啟鵬牌火柴讓您的生活紅紅火火。

做火柴用的木條是現成的。明朝的牙簽已經用的很普及,做得很精致,不過當時不叫牙簽,叫做“楊枝”,據說是近兩千年前佛祖教授其弟子們的,然後隨著印度的佛經一同傳入我國。楊枝作坊的老板對於我們訂製兩頭齊的楊枝工藝很滿意,省了一道兩頭磨尖的工序,價錢自然也便宜些。又聽說以後大量訂貨,幹脆連幾千根火柴棍的定做費也給免了。

至於火柴賣多少錢一包,那得等先期發放到富貴人家試用的情況反饋回來以後再決定。這東西現在還不是生活日用品,屬於奢侈品,奇巧之物,圖個新鮮,拿出來招搖顯得貴氣。肯定不能賣便宜了,不然掉價。先做一百包分發出去。劉府尹的一包不能少。不是舍不得多送,不就二十幾根火柴嗎。可越少越稀罕。但是這個老家夥非要五包,不給不行,還挺硬氣。懶得跟這號人計較。為了感謝揚州書院眾人為我揚名,每個教師送一包,不用等到教師節再發了。給老師送火柴我存了份心思。這些教習好為人師,愛向學生臭顯擺。那些學生可都是我不花錢的義務廣告宣傳員,還準能盡職盡責不偷懶。再想想他們的聽眾所產生的連鎖效應,造出的宣傳聲勢無邊無際。

不過這次的火柴銷售先不拍賣代銷權。撒出火柴後等著商鋪的東家主動上門,自投羅網。先聽一聽報價,心裏好有個譜。我現在是有錢,但是有錢也不能當冤大頭。扔到河裏能聽響兒,送給乞丐能買粥。再說讓人家占去便宜讓我當冤大頭,這麵子也沒法擱。就是這個理,就像釣魚一樣,不僅是為了吃魚,垂釣的整個過程都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心悟不能言傳的快感。

這不,才三天的功夫,前來洽談代銷的就有幾十家。我可不想浪費那麼多唾沫和這群“魚”說話,把爺爺請出來,以最高領導人的身份接見來賓,給老人家也找點樂趣,省得成天無所事事,悶在家裏憋屈、膩歪。前些日子老人家還嚷嚷著要進山采藥,活動筋骨。我可不敢讓老人家有絲毫的閃失。這回得讓老人家活動個夠,過足了癮。爺爺現在每天都是心理滿足的樣子,喝水比過去多,飯量大漸長,注重了儀表,有時忙得都沒空裝一袋煙抽抽,每天睡得很早,起得很晚。讓來賓們給折騰的,也算是達到了鍛煉目的。

但是還沒有達到目的的人找上門來了。揚州府尹劉大人來的驚慌,說話也不大利索,磕磕巴巴,但是意思我能白了。布政使、都指揮使和巡撫大人召見。布政使相當於省長,都指揮使相當於軍區司令員,最要命的是這個巡撫大人,明代朝廷對地方官員不大信得過,加上明朝的監察權至上,所以朝廷派到地方的巡撫都帶有副都禦史或侍郎銜,權力最大。巨頭們找我幹什麼,我沒有危害朝廷的言行,不知哪裏出了問題。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不去也不行,又不能一跑了之,硬著頭皮走吧。不過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首長,心裏發虛,腿腳倒是不太軟,還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