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崇禎說:繼續,別停下來(1 / 2)

這幾天北京的茶館、酒樓都透著喜慶,人們還沉浸在天安門前群情振奮的場景之中回不過神兒來,令人難忘,起碼這輩子忘不了。先是王承恩在天安門前宣讀的聖旨,大意是說崇禎皇帝勉為其難地收下大家的捐款,這種愛國愛民,替眹分憂的無私奉獻精神必將流傳並發揚光大。接著是響了好幾天的鞭炮聲和送喜報的鑼聲、馬蹄聲、腳步聲和一片叫好聲以及商人們那種讓人聽了感覺肉痛的答謝聲。

既然史無前例的“愛我大明,無私奉獻”運動剛剛興起就轟轟烈烈,那麼曆史的車輪也決不能倒退,而且還要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開展得越快、越大,銀子就收得越多。崇禎可是個守財奴。他在位期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北方大旱十餘年,百姓無以為生,已到了易子為食的地步,國庫無錢,顯而易見。於是崇禎加重稅負,預繳世人後代子孫的賦稅,怨聲載道。可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打開內庫一看,其“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兩,錠皆五十兩,鐫有永樂字”。這麼多錢,若真是用來賑災助餉,可能李自成也不反了,清兵也進不來了,自己也不用在景山東坡的那株槐樹自盡了(隻是可能)。就算不夠用,也比下《罪已詔》、“減膳、撤樂”要實惠的多,老百姓也會買他一點賬。

由於我對曆史的先知,曾給王承恩支招,“大家在‘愛我大明,無私奉獻’運動中捐獻的銀兩是給朝廷的,是給天下百姓辦事用的,可不是給他崇禎帝的。為了讓這個誌大才疏,工作卻兢兢業業的皇帝的龍椅坐得安穩,做得長久些,就不能讓他獨吞銀子,收上來的銀子用度必須在朝堂上討論、公布。”

王承恩對崇禎秉性的了解就像數自己的手指頭一樣清楚。為此對我也暗暗稱讚。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眾文武上奏:“捐獻銀兩的用度,先進行‘廷議’然後由聖上裁決,防止使用不當。”這話聽來好像是在使用上防止偏頗哪個部門,實際上是防止皇上私吞捐款。崇禎隻能無奈地準奏,去了增加鎮庫銀的念頭。真是要錢不要命。

同時王承恩根據我的提示,又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為了防止各級官吏在“愛我大明,無私奉獻”運動中貪墨、截流銀兩,影響運動的健康發展,朝廷要組織運動領導小組,並派到各地官府檢查指導工作,監控貪墨。對於破壞運動發展和阻礙運動進行的人,不論職位高低,一律打倒在地,決不姑息。為了加強防範,東廠將加大這方麵的工作力度。這個奏章被崇禎當即批複,也得到全體臣工的一致認同。但是不少人一聽王承恩說要加大東廠工作力度,都即刻收起了想伸小手的心思。如果把貪官的頭比作雞蛋,那麼東廠就是大石頭,不能碰!也不敢碰。

此後整個大明朝興起的“愛我大明,無私奉獻”運動,一發不可收拾。各地搞得轟轟烈烈,各級州府的大人們也都使出渾身的解數,和兄弟地區攀比,生怕落個阻礙“愛我大明,無私奉獻”運動發展的罪名,這可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事情。王承恩還真的逮住一個倒黴蛋,牽連了四百多人腰斬,連門口賣菜的人都遭到株連,原因是這個菜農曾經和那個倒黴蛋打過招呼,懷疑是上下串聯。冤假錯案自古就有。

可以說這場運動使大明朝的經濟實力超過了崇禎元年許多倍,也促進了商人放開膽子大幹快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促進了整個明朝商業的大發展。當然也有被官府逼著“奉獻”銀子的,但是很快就被朝廷下派的運動領導小組人員以與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