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揚州由於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促使她繁榮富饒。當地的人們常說“船到瓜洲小,人到揚州老”,對於處在長江和大運河交彙的揚州來說,當時最浩大的場麵莫過於插著漕運火牌與牙旗的運糧船,“帆檣雲集,艋艟連翩”,江浙和湖廣的米糧,從這裏北上進入關中,蘇杭的絲絹,從這裏南下入海,安徽的青茶,東北的貂皮藥材四散到各府各州。為此爺爺在上任前和我商討施政方針時我毫不猶豫地說:“發展商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這也是爺爺的精明之處,他知道眼前的榮華富貴都是我帶來的,不把我肚子裏的玩意掏幹淨了決不罷手,於是從商業構架、人事安排、經濟走向又繞到其他領域,又逐項細化深入挖掘。從早上一直到深夜,“我求您饒了我吧。”然後累得倒頭便睡。
新官上任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爺爺一大早就起來傳下話去,“請揚州的大商鋪東家前來知府衙門議事。”誰也不敢掃府尹大人興,早上還什麼也沒吃,都空著肚子火速趕來。不知這位大老爺的那根腸子不對勁。本來嘛,沒有一位大老爺這麼叫早的。
揚州商界人士的第一次商業發展研討會在知府的議事大廳舉行。一通亂哄哄的見禮以畢,爺爺先說話了:“諸位商家掌門,下官上任初始就請諸位前來,是和諸位商討一下揚州日後的發展大計。
揚州東近黃海,與南通、鹽城交界;西通南京,與六合、天長接壤;南臨長江,與鎮江、無錫隔江相望;北接淮水,與淮陰毗鄰,中有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向來是商家聚集、暴發富有的寶地。請諸位發表高見,如何使我揚州商家能有所發展。”爺爺雖然上山采藥多年,但是文化底子還在,說起話來的條理和文字能力毫不遜色那幫算儒。
商家們不知爺爺葫蘆裏賣的什麼藥,誰也不敢吱聲。會場上你推我讓一片嘈雜過後,爺爺點名讓一家揚州最大的火柴批發商說話。“鄙人承蒙王教習和大人的關照,生意小有起色,就是鋪麵太小,進貨的人多,施展不開。”其他幾家銷售火柴的商鋪也隨聲附和。過去賣火柴的商鋪都是小門小戶,大的商鋪都是前府尹劉大人家把持的綢布莊、飯莊、大藥堂等規模大、資金厚的大買賣。
“前任府尹以株連九族,空著的大店鋪很多,今天就當場拍賣其房地產,報價高者得之,官府所得銀兩用於本地修橋鋪路。在此眾人推舉五人組成揚州商家聯合會,監督所得銀兩用度無私。”“不敢、不敢。”又是一片嘈雜。
“商家聯合會還有其他公幹,爾等切勿推辭,用心舉薦。”爺爺威嚴地壓住嘈雜。知府的商鋪拍賣活動開始了。別看眾商家發言不積極,拍賣的報價異常活躍。十三家大商鋪不到一個時辰就拍賣完畢。由於多數人見識過拍賣活動,對此並不陌生。上次拍賣肌膚美容膏的事宜是我和爺爺一起商量的,他老人家對拍賣程序和關鍵環節輕車熟路。拍賣所得三千多兩白銀由知府記錄在案並保管。
修橋鋪路的事由商會負責,城裏的哪條路該修,哪座橋該建,這幫人熟著呢。揚州的橋多,不是有“真情伴你走,*為你留,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嗎。據傳揚州有“二十四橋”的說法,我沒去數過,但是比較喜歡香豔傳奇,就隻當它是二十四座不同的橋。其中有多座橋梁傳於後世,其中有多少座是在我爺爺的領導下建造的也未嚐可知。這種便民的舉措對地方官員威望劇增,影響大著呢,古今同理。誰不願意往臉上貼金,又不花自己兜裏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