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從哪下嘴好呢(下)(1 / 3)

圓圓自然不好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麵,誰讓她是頭發長見識短的女兒身呢。但是崇禎可不敢小瞧了她。前腳進宮,後腳就被接見。現在圓圓可是崇禎的,乃至大明朝的第一謀臣,而且是讓崇禎言聽計從的那種謀臣。“愛卿一路辛苦了。”崇禎現在稱呼圓圓的調子都變了。進宮時“愛妃”沒叫成,就變成了“爾”,後來為了顯得親近,直呼其名。現在是“愛卿”,又進步了。圓圓畢竟是古代人,對官職還是看得很重,“聖上稱呼微臣‘愛卿’,不知官居幾品?”“這個嗎……愛卿對大明朝做出的功績可位列三公。”

崇禎這話可是說得太重了。三公是指太師、太傅、太保,官居一品。“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君主智育、德育、體育的人。時下明朝最高的官職就是“三公”,“朕賜你‘如朕親臨’的團龍玉佩一塊,見官大一級,領一品俸祿。”“謝主龍恩。”圓圓趕緊施禮,崇禎連忙攔住,“準愛卿此後見朕不施叩拜之禮。”過去,崇禎在賣“愛我大明,無私奉獻”稱號時,得了無數銀子後曾經對幹爺爺說過,“身份不便,若非如此必當皇妹相稱。”可見崇禎對圓圓的倚重和青睞。

圓圓又開始裝神弄鬼,“微臣這次南下,經過絞盡腦汁地推算,有所收獲。”

“可解大明之災?”崇禎給圓圓這麼大的便宜稱號可是要物有所值,他最關心的是他的寶座。隻要這東西安然無恙,拿多少個官帽子換,都舍得。“據微臣推斷,南方的火要克製西方的金,同時要實現火生土,助我京城和朝廷的‘土’,關鍵是要使木多多生火,使屬性為南方火的火勢強大,才能多生土,才能克製金。”“能生火的‘木’是為何物?”“這也是我為何南下實地推算的緣由。”

圓圓停了一下,掏出準備好的五行相生相克圖和五個星宿的位置圖掛在牆上,開始用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非常直觀地,“任你檢驗”地跟崇禎裝神弄鬼,“在微臣推算了近三天的時間後,算出代表‘木’且能生火的東西是‘船’,漕運的船!漕運是我大明朝的經絡和血脈,運河更是不得了,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京城啊!聖上,您以為如何?”對於漕運崇禎知道的太清楚了,那絕對是大明朝的命脈!他不住地點頭稱是。

“微臣未南下之前之所以發現南方朱雀星宿生出許多豪光,輝煌奪目是因為南直隸漕運最近半年的運輸能力提高了一倍,還有繼續增強的趨勢。此事聖上可詳察。”崇禎可不敢馬馬虎虎地聽信圓圓一麵之詞,立即傳戶部負責漕運收支的侍郎加以核實。情況屬實後對圓圓的話更加深信不疑。於是馬上又傳旨淮安的漕運總督,“按南直隸之法,增加京杭運河漕運運力,從南直隸延伸至京城,不得有誤。”他可是想用“水”迅速助長南方的“木”快快把“火勢”燒得越旺越好,越快越好,不能耽擱。但他不知道還有個“啟鵬總漕運”。漕運總督崔大人也納悶:不能輕視了王啟鵬,他難道通天了。由他去浮想聯翩,好事。

“難道聖上不想知道南直隸漕運為何發展如此迅速?”圓圓繼續發問。我給崇禎設計了好幾個圈套,都是把個人行為變成為政府行為。當然,也無損於崇禎。好奇心抓撓得他急不可待地發問,“愛卿快快講來。”“南直隸通行一種憑證,叫‘銀票’。以往漕運船返航時因為需要帶回許多銀兩,再搭載客人和貨物有諸多不便。現在憑著銀票和遍布南直隸的‘銀號’,可用銀票兌換銀子。為此,消除返航搭載的不便,使運力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