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東東,他在這場大戰裏,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聰慧,據說炸毀厲正坤登基大典的提議,也是他提出並策劃的。

厲正南有意留下他,親自教導他武功。可東東卻婉拒了,說孫華風待他不薄,他不可以在孫華風受傷的時候,離開他,也算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孩子。

於是便與孫華風一起走了,但留下話,隻要顏玉與厲正南有任何需要,他隨時待命。

還說既然顏玉是他幹娘,那麼厲正南便是他的幹爹,他隻是出去曆練而已,不想讓人說他是攀關係上位,他要做真正的大將軍。

至於厲正坤,厲正南一直沒有想好,怎麼麵對他,以怎樣的身份麵對。隻好將他關在牢房裏。

三個月後,他突然接到了厲正坤的邀約,等他趕去的時候,厲正坤已經死了。

他在遺書裏提到:

“其實他一直想與厲正南做兄弟的,所以才會處處捉弄他,想看厲正南跳腳,追逐他的畫麵,想與他打成一片。

可厲正南卻與他的性格太像了,懶得去追,而厲正深總能在第一時間趕來,護著厲正南。

為此厲正南與厲正深感情很好,好到讓厲正坤吃味。

於是經常去搶厲正南送給厲正深的東西,然後把它弄壞。

在他看來,厲正深是虛偽的,為此厲正南對厲正坤更是恨得咬牙,兩人關係越加緊張。

加上厲正深多次陷害,比如他自己將東西塞給厲正坤,說是厲正坤搶的。

自己跳入水裏,說是厲正坤推的。自導自演的刺殺等等。

麵對厲正南的責問,厲正坤全都懶得解釋,悉數認下,才導致了今天的悲劇……”

厲正南抱著厲正坤的屍體痛哭,責問他為什麼不解釋?可已經於事無補。

厲正坤心知自己設計殺死了四方諸侯,死有餘辜,便選擇了自殺,可厲正南卻知道,他是因為剛強,剛強到連死,都不想假手於人。

按照厲正坤的遺言,厲正南將他與莊妃還有老道葬在了一起。

盡管厲正南對老道恨得要命,可他畢竟是厲正坤的父親,對於厲正坤的悲劇,他是有責任的,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至於厲正深,他同樣給厲正南留了長長的一封信,是一個小太監在收拾厲正深寢殿的時候發現的。

他寫了整整二十多張紙,將自己所有做的錯事,記了下來。

並承認自己不是一個明君,更不是一個好兄長,要早知道自己會造成如今這般局麵,他不會那般自私。

更不會逆天而行,非做皇帝,若給他一次重來的機會,他隻想要兄友弟恭,天下太平,誰做皇帝無所謂,隻要有能力即可。

厲正深自知罪孽深重,不求入住皇陵,隻求厲正南將他與顏婷葬在一起,來生做個伴,也算慰藉彼此心靈,來生做一對平凡夫妻,而不是被欲望占據良心之人。

厲正南對厲正深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其挫骨揚灰,可經曆了這麼多,仇恨依然放下,他依舊大度地接納了他,將其與顏婷安葬在了皇陵。

經此一事,天下人歸心,覺得厲正南是胸懷天下,宰相肚裏能撐船。

厲正坤與厲正深的黨羽,主動找到厲正南,坦誠了自己所犯的錯誤,厲正南也都對其做出了相應處罰,沒有連累他們的家人。

為此厲正南博得了“仁君”美名。

夏邑國重建,厲正南為國事忙碌著。

而顏玉為了打動自己倆個孩子冰冷的內心努力著,一切回歸正軌。

故事到了這裏,也算結束了,這本該是一個很精彩,而且很長的小說。

可卻被我寫砸了,導致大家興趣不是很高,便將後麵所有內容,用一章概括了,也算為故事,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感謝大家一路支持,能堅持寫完,離不開大家的鼓勵。

謝謝大家,愛你們。不管好評,還是差評,我都欣然接受。

最後再說一聲:

“謝謝!”